屯门医院学护非在监督下为病人抽痰 护理系教授促检视带教人手

撰文: 朱韵斐
出版:更新:

屯门医院一名于外科病房实习的护理系学生,本月4日未遵照指引,在未有护士在场监督及指导的情况下,为有临时气管造口的61岁男病人抽痰,期间病人呕出少量带血呕吐物,病人情况持续恶化延至上周六(25日)离世。有护理学系教授指,公立医院人手紧绌,会出现护士正忙于病房工作未及分身监督学护的情况,认为应重新检视公立医院护士的工作量是否能应付临床督导的工作,不应该认为人才培训属于次要。有护士工会代表认为,公立医院人手紧张,不排除护士人手不足难完善监督学护,促医管局尽快补充护理人手。

公立医院人手紧绌,是否有足够人手监督学护在医院实习的学习过程?(资料图片)

理工大学护理学院教授黄金月以该学院的情况举例指,护理系学生需要接受护理技巧训练并通过考试后,才可以到病房实习,其中一、二年级学生会由学院的老师“一对八”带教和监督下,为病人做简单护理;至于高年班的学生到医院实习时,主要由医院病房的护士带教,由护士监督学护做较高风险护理程序。

担忧医院规划人手无计算培训需求

然而公立医院人手紧绌,黄金月坦言会出现学护需要监督,但带教护士正忙于病房工作未及分身的情况,担忧医院在计划人手时,未必将临床带教、培训的时间需要计算进人手需求中,认为应再次检视护士工作量是否能应付临床督导的工作,不应该认为人才培训属于次要。

另一边厢,黄金月亦指,学护实习期间亦需要学习评估自己的能力和病人个案的复杂性,以考虑自己是否能独自完成护理工作。

苏肖娟不希望事件打击学护护理的热情。(资料图片/选举事务处图片)

如导管插伤黏膜或现血丝

香港护士总工会会长苏肖娟解释,为有临时气管造口的病人抽痰的程序,会先视乎病人造口大小选择适合粗度的抽痰导管,一般会在气管造口放置抽痰导管至大约支气管的位置后,开始用机器抽痰,护士又会视乎痰涎稀稠程度等因素,会调校抽痰机吸力。护士主要透过目测方法看导管是否放置在适当位置,如果导管位置不当病人会有呼吸困难迹象;如导管插伤附近黏膜组织,抽出的痰液则可能出现少量血丝。

至于事件中,学护抽痰期间病人呕出少量带血呕吐物,苏肖娟认为,根据现时的资料难以判断是否与抽痰程序有关,举例指如果病人患有肺病或胃病也有可能出现相同情况,至于病人的离世是否与程序有关亦需要交由死因庭跟进,不希望事件打击学护护理的热情。

不排除护士人手不足难完善监督学护

事件中屯门医院未有按照指引,安排护士在场监督学护抽痰。苏肖娟指学护到医院实习,一向会有注册护士带教,让学护熟悉护理程序并观察学护的操作能力,但公立医院人手紧张,病人数目超出常规规定,有机会出现监督不完善,促请医管局尽快补充护理人手,改善工作环境;她又希望护士学校多跟医院沟通学护需要,确保学护在有好的教导情况下学习。

屯门医院有学护未跟指引在护士监督下为病人抽痰。(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