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教育局以泰国少年足球队事件 冀学童遇逆境用正向信念
撰文: 杜洁心
出版:更新:
开学在即,教育局常任秘书长杨何蓓茵在网上撰文指,近年整个社会都关心香港青少年面对困境的抗逆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状态和促进精神健康,教育局一直透过“普及性”、“选择性”、“针对性”三个层面推展工作;她又藉泰国少年足球队在洞穴被困18天的事件,指出在逆境甚至危难中,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健康的重要性,冀众学子在遇上逆境,如考试成绩未如理想或承受升学压力,能运用正向积极的信念。
杨何蓓茵在教育局“局中人语”撰文指,泰国一支少年足球队在洞穴被困18天,虽然少年和教练多日未能获救,救援人员即使初期毫无发现,都没有心灰意冷;再加上,少年和教练能保持平静的情绪,临危不乱,互相支持;并冷静、理智地保存体力,等待救援,而拯救人员有坚强的信念和团队精神,最终使各人在种种不利的条件下脱险。
她指,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状态和促进精神健康,教育局一直透过“普及性”、“选择性”、“针对性”三个层面推展工作;在过去的两个学年,优质教育基金共批出了465份与“好心情@学校”计划有关的申请,提高学生对精神健康的认知和了解,总资助款额超过九千万元。
新学年即将开始,她指,如果大家遇上逆境,好像考试成绩未如理想或承受升学压力,希望能运用正向积极的信念,保持良好的情绪和与人沟通,跟家人、老师、同学、朋友商量,临危不乱,寻求解决方案。
同样,当发觉身边有同学面对困难,要主动关心和伸出援手;老师亦请多加留意同学的情绪及行为表现,如有同学的表现值得关注,应主动了解,鼓励他们把忧虑和困难说出来,纾缓负面情绪,与他们一起寻求解决方法,并与家长保持联系,有需要时尽快寻求专业协助。
她亦呼吁家长多留意子女的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爱与关怀,与他们同行成长、求学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