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重建.多图】老臣子道老医院旧回忆 玛丽“白袍鬼”现真身

撰文: 朱韵斐
出版:更新:

屹立半山80年的玛丽医院重建如火如荼,其中临床病理大楼和香港大学病理学楼清拆在即,在两大楼工作数十年的“老臣子”趁机分享过去种种不为人知的旧逸事。两病理大楼治理过的病人、孕育过的医护人才不计其数,原来连养过的动物都多箩箩,一度有羊有猴又有鸡,活像“动物园”;两大楼传过的“鬼故”亦不少,其中“白袍鬼”传闻的主角更在记者面前现身!

玛丽医院临床病理大楼、香港大学病理学楼和医生宿舍清拆在即。(罗君豪摄)
+3

玛丽医院北边的临床病理大楼、香港大学病理学楼和医生宿舍清拆在即,将进行重建。院方早前举行座谈会邀请三位病理部老臣子分享旧逸事。其中人称文叔的前临床生化学部门经理李文春,自1960年代开始在香港大学病理学楼工作,数十年后跟同事们告白,原来自己是传闻的“白袍鬼”!

文叔多年后跟同事们告白,自己就是1970年代传出的“白袍鬼”。(罗君豪摄)

文叔分享,于1970年代当夜更时,会穿上拖鞋和白袍,如常在楼梯上上下下巡楼,翌日却有同事说晚间楼梯间发出神秘的“跶跶声”,更有人说见到白影一闪,不安得即日安排烧猪还神。文叔笑著“告白”指自己就是那只“白袍鬼”,更说“烧猪应该是烧给我吃的”,闹鬼不过是误会一场。

玛丽医院曾是“玛丽动物园”?

较“白袍鬼”更怪异的可算是“玛丽动物园”,文叔分享原来早前病理学楼像个动物园,为科研需要,除了天台养了鸡和老鼠,大楼前面的草地更养了羊和猴子,当然这奇景已不复存在。

+3
旧日玛丽面貌。(玛丽医院提供)
黎华佳说,早年玛丽医院殓房只有40格冻柜实在不敷应用,现时已增至近200个。(罗君豪摄)

另一幢于1973年落成的临床病理大楼,原来同样传过灵异传闻,有指每当电梯由地下殓房层落到地牢出殡层时,电梯就会发出短促的、像悲鸣一样的高音,记者趁大楼清拆前亦亲身试搭,的确听到那一声“悲鸣”,职员解释是机件老化引致,“鬼故”同样只是误会一场。

玛丽曾“尸骸遍野”?

现年70岁、人称“黎Sir”的玛丽医院殓房“开国功臣”、前殓房主任黎华佳多年来听灵异传闻听得多,但自己就从未遇过灵异事件,“黎Sir”相信因为自己的工作够正气,一直协助先人找出死因。然而在殓房工作亦有难挨时刻,黎华佳说,早年殓房只有40格冻柜实在不敷应用,每逢严冬特别是冬至、过年等日子,心脏病发、气管病发的病人离世个案急增,最多达20具尸体被逼放在地上,上班时要跨过一个个尸体上班,实在要够胆量。

刘锡佳昔日在摄影棚内拍摄。(玛丽医院提供)
+3
刘锡佳(左)分享自己多年来拍摄的作品和工作点滴。(罗君豪摄)

旧建筑要推倒重建,幸而还有被快门摄下每个重要时刻,供日后回味,这个重任就落在73岁、退休病理系摄影部高级主管刘锡佳身上。他在1972年至2006年34年间,用相机捕捉玛丽病理部发展每一个重要阶段,快门下拍过的玛丽面貌与角度超过10万张照片,由遗体、标本、手术过程、医疗器材通通拍过。

专拍摄死者的快门 难为了的是鼻子?

刘锡佳坦言,当年入行只因人工够高,高峰时可以月入过三万元,怎料都是“辛苦钱”。他回忆,最怕的就是冬至、过年期间到殓房拍摄遗体,因为尸体堆放在地上,一进殓房就闻到浓烈的尸臭味,形容即使是垫上纱布,再外加两个口罩都想作呕。刘锡佳又说,解剖时间常设在中午12时许,他也要同场拍摄,味道的浓烈叫他省下了不少午餐。

黎华佳数十年间陪伴临床病理大楼一起变老,大楼清拆将至却未有不舍,因为大楼老旧,特别是抽气系统不中用,或有利能在空气中传播的传染病传播,黎华佳很赞成重建迎合新医疗需要。

玛丽医院第一期重建涉135.5亿元

玛丽医院斥资135.5亿元进行第一期重建计划,正拆卸临床病理大楼、香港大学病理学楼和医生宿舍,以在玛丽医院最北端兴建一座26层高的新医院大楼,大楼将提供急症室、急症病房、放射诊断科、手术护理中心、深切治疗部、顶楼直升机坪等设施,料2024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