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指近两成受访基层中小学生 曾因“唔够钱”而要挨饿

撰文: 邝晓斌
出版:更新:

一项调查发现,有近两成受访基层中小学生家庭表示,曾因为“唔够钱”而要挨饿,有学生更“一整天没有进食”,情况反映基层家庭学生在膳食及营养摄取不足的问题。
有基层家长表示,买𩠌时会用尽方法节省开支,才能支持儿子在学业方面的需要。家长指出,日常只会在街市临近收市、食物价格较低的时候才会买𩠌,平均每次只会花费20多元应付三餐。
调查机构建议,港府应检讨儿童综援标准金额,使家长不必经常压缩食物费用,同时建议卫生署应每五年进行儿童健康调查,以配合制订支援政策。

陈女士(右)希望当局可提高儿童综援金额,在兴趣班、补习班方面加强协助,让她可改善儿子的膳食。

陈女士与其10岁儿子是二人综援家庭,两人现居公屋,每月依靠5,000元收入应付生活开支。陈女士指出,平时只会在傍晚6时许街市临近收市,食物价格较低才会买𩠌,平均每次只会花费20多元,应付翌日三餐,而主要选购的食材是蔬菜及鸡蛋,甚少购买肉类,“小朋友都有反映过想食好啲,但佢都明白屋企无钱。”

儿子每月病一次 无钱参与学校旅行被当旷课

陈女士形容,儿子目前体重只有28公斤,感觉上是偏瘦,平均每个月会病一次,上星期亦曾出现发烧,估计可能与营养摄取不足有关。她形容,日常开支主要集中在儿子学业,例如英文补习班,因而需要节省膳食开支才能负担,“试过学校旅行无钱去,最后当咗佢旷课。”
 

民社服务中心在2018年6月期间,访问216个年龄介乎6岁至17岁、分别来自深水埗、油尖旺、九龙城、黄大仙及屯门区的基层中小学生家庭;该216个家庭为该中心的服务对象,调查机构并以贫穷线作标准,判断受访对象为基层家庭。

有学生曾因“唔够钱”一整天没有进食

结果发现,逾八成受访中小学生的奶类产品摄取量低于卫生署建议标准。另外,更有17.6%(约31名)受访者表示,曾因为“唔够钱”而要“挨饿”、“一整天没有进食”及“食少餐”。
 

有调查发现,有17.6%受访者表示曾因为“唔够钱”而要“挨饿”、“一整天没有进食”及“食少餐”。

估计“挨饿”儿童不普遍 或来自单亲家庭

民社服务中心项目主任黎妙玲表示,按调查数字看,儿童“挨饿”的情况并不普遍,估计部分学生可能是来自单亲家庭,未能获得全面照顾,因此出现相关情况。

在受访小学生的营养摄取方面,分别有52.3%、52.3%、64.4%、31.9%及58.3%受访小学生,在受访时过去一个星期的五谷类、蔬菜类、肉类、水果类及奶类方面未达卫生署建议标准。

为节省开支,受访家长反映曾在特价期间购买(14.9%)、领取免费食物(14.7%)、不外出用餐(12.8%)、买急冻肉类代替新鲜肉类(11.6%)等等。

被问及希望港府可如何支援,陈女士希望当局可提高儿童综援金额,在兴趣班、补习班方面加强协助,让她可改善儿子的膳食。

建议政府协助规划、提供食物援助派发点

民社服务中心建议,政府应协助规划、提供食物援助派发点,使援助能地区化,减轻粮食价格对贫困家庭的影响。其次,中心指社署低估社区内需要食物支援的贫困人士数目,促使署方要统计、分析及公开数据,以协助对贫困家庭的支援规划。

此外,中心建议港府应检讨儿童综援标准金额,使家长不必经常压缩食物费用;卫生署则应每五年进行儿童健康调查,以配合制订支援政策。

另外,民社服务中心在较早前,以网上问卷形式访问了103位基层家长。结果显示,有52.4%受访者指经济条件对子女的健康膳食有很大影响,亦有54.36%受访家长担心子女没有足够营养维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