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房屋】告别㓥房迁新居 基层家庭现笑颜:个囡有地方活动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香港的住屋问题困扰港人大半生,亦有逾廿万人居住在环境恶劣的㓥房之中,连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也变得奢侈。社联去年获市建局将西环顺成大厦的单位拨作社会房屋,并由社区组织协会负责营运“友乐居”,为㓥房户改善生活,提供适切的居所。中签入住单位的黄先生坦言,迁入新家后环境大为改善,六岁的女儿可以逗留家中读书温习,无需再“放逐”于室外,“舒服到可以几日唔出街。”

黄先生(左)一家三口搬进西环顺成大厦的社会房屋单位,直言生活环境大为改善。(卢翊铭摄)

甫踏住黄先生的新家,其6岁的女儿就在客厅蹦蹦跳,尽展天真烂漫,家居简洁骤眼看像是一个寻常家庭。但在三个月前,黄先生一家三口仍住在深水埗的㓥房单位,他形容当时厨房只得一个洗手盘大小,刚好能放置一个电磁炉煮食,但狭窄的空间连转身走动也难,“尽量都想佢(女儿)系室外,唔想佢返嚟。”

由于缺乏活动空间,黄生会安排女儿参加大量由机构提供的免费课外活动,放假时会带她到公园,希望她呼吸多些新鲜空气,扩阔眼界,不想小孩子囿于几十呎的空间内。

以往约一百呎的㓥房,只能够放置一张碌架床,基本上都难以走动,搬至新家后空间也比以往宽阔。(黄先生提供图片)
黄先生一家三口搬入新居,终于有宽敞活动空间。(卢翊铭摄)
黄先生以往的单位较为狭小,厨房只有洗手盘的大小。(受访者提供)

邻居关系恶劣 不时被滋扰

黄先生忆述说,当时的套房单位月租索价约5500元,又遭业主滥收双倍水电费,令每月开支高达6500元。75岁的黄先生坦言综援租津只有约4000多元,要自己再用其他津贴去补足差额,令一家人的生活颇为拮据,为节省开支,他会到惜食堂领取免费饭餐。

但最令他不放心是㓥房的安全隐忧,黄先生称过去不时被邻居滋扰,又被投诉单位漏水、有噪音,后来更多次剪断入屋的光纤线,甚至踢铁闸等泄愤,令女儿感到惊慌害怕。其后黄先生透过社福机构得悉社会房屋共享计划,于是申请社协营运的西环“友乐居”项目,中签后在四月底入住,对他一家而言,就似走进另一个世界。

他说,新居虽然只是一房一厅,但比以往光线充足和空气流通,“以前厕所系宜家四分之一、厨房系六分之一。”更笑称环境舒服得可以几天足不出户。

黄先生形容以前厕所的面积只有新单位的四分之一。(卢翊铭摄)

然而,计划的租住年期仅限于两年,被问到两年后的去向,黄先生随即就指“谂都唔敢谂”。他指,过去曾接受颈椎大手术,现在只能用拐杖步行,不方便搬家,未来只能见步行步,或会申请社联的货柜组合屋项目。回想过去在㓥房的生活,黄先生慨叹政府不应该让㓥房出现,“㓥房唔系畀人住的地方,只系马死落地行,唔应该畀佢出租添嘞。”

市建局位于西环的顺成大厦有34年楼龄,约140伙单位。(卢翊铭摄)

市建局将西环顺成大厦47个安置单位,租予社联作过渡房屋,其中39个单位交由社协营运“友乐居”,包括20个一人单位、14个二人单位及5个家庭单位,其中一、二人单位需要共用厨房,而66岁的陈女士就是租户之一。

陈女士指现时的居住环境大为改善,亦令母子关系转好。(卢翊铭摄)
陈女士称旧时租金昂贵,已占去儿子每月收入近四成。(卢翊铭摄)

租户笑称母子关系转佳

她透露以前与儿子居住在深水埗约100平方呎的㓥房,月租5300元,租金由儿子一力承担,惟儿子月入仅得1.4万元,租金已占去收入近四成。

然而,五千多元租来的单位,却没有一个“易居”空间,100呎的房间,放著两张单人床,“走廊”就是三个阶砖的阔度,在一张木板上煮饭,由于收入微薄,购买每顿饭的材料也限于20元左右。

她指单位毗邻街市,档贩凌晨三点就开始准备,搬货的噪音令两母子每晚也无法安睡,却苦无对策。脚患发作时,更要忍住脚痛慢慢走上六层楼,“要两只手撑住上楼梯”,亦令她减少出户。

陈女士笑称有独立厨房,令她“煮𩠌都有心机咗”。(卢翊铭摄)

租金减至三千多元

搬进西环的新单位后,陈太不禁扬起笑容,因为租金仅约3900元,又有独立厨房煮饭,以往较沉默寡言的儿子,都变得健谈,“会咩都讲吓,今晚煮咩饭食啊,宜家有地方嘞嘛!”她亦指与“邻房”相处融合,闲时出入都会打招呼及煲凉茶给对方。

陈女士轮候公屋已三年,但至今仍杳无音讯,她希望此类的过渡房屋,租期可以多于二年,“希望到时可以住到上公屋嘞。”

社会房屋的单位也会设有独立厕所。(卢翊铭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