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议局率考察团检视洪水桥棕地发展 作业者斥政府:当业界系小贩

撰文: 张嘉敏
出版:更新:

棕地发展一直备受争议,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亦将棕地发展列入短中期土地供应,本港现时约有1,300公顷棕地,当中540公顷已划入不同的新发展区。乡议局今日(26日)率考察团到洪水桥新发展区内棕地,有棕地作业者斥政府忽略作业者的需要,将各业界视作“流动小贩”,可随时赶走。

部分吊臂机器近9层楼高,难以放上楼。(张嘉敏摄)
李先生指近10年不断觅地,但难有面积相若的土地。(张嘉敏摄)

洪水桥发展区占地707公顷,当中涉及不少棕地,李先生租用其中一幅占地25万平方呎棕地,营运建筑材料公司,从99年起租用棕地作仓库,存放大型建筑材料,例如长20米的钢铁。

他指近10年不断觅地搬迁,但难有面积相约的土地,而部分短期租约土地亦难以更改土地用途;加上本港对建筑材料有一定需求,难以迁往大陆营运。他斥政府忽视业界需求,亦从无与作业者直接对谈。

现时仓库放有大量大型建筑材料。(张嘉敏摄)
江生斥政府未有与业界对话。(张嘉敏摄)

另一棕地作业者江先生则营运吊臂机器公司,同样受洪水桥新发展区影响。他租用元朗一幅12万平方呎棕地存放器材达20年,现时约有逾10部约9层楼高的大型吊臂机存放于上址。

早前政府计划将该幅棕地列入洪水桥市中心地带,以兴建酒店及作商业用途。他批评政府未有直接与向棕地使用者交代计划详情,亦未有安排任何补偿方案。他担心一旦落实计划,将无处安置大型机器,即使政府拟建多层大厦安置作业者,但不少机器其实不适合“上楼”,希望政府另觅面积相约的地方安置,或安排原址换地。

香港陆路客货运输业议会主席蒋志伟斥政府视业界为流动小贩,“唔需要就随时赶走。”他批评政府计划兴建的多层物流大楼,难以安置各行业的作业者,“赔偿唔系最重要,我哋要地去安置。”

刘业强指刘业强指业界非要求不迁不拆,而是希望政府能另觅土地安买。。(张嘉敏摄)

率团考察的乡议局主席刘业强指棕地非闲置土地,作业者多年来为经济带来好处。他建议政府应考虑其他闲置土地,如流浮山一带及荒废渔塘作替代。他们会继续与政府相讨可行方案,但表明最后仍会“犠牲小我”,不会要求“不迁不拆”。

棕地一般是指位于新界的荒废农地,相对平坦及较容易到达的地区。现时有各样工业活动,例如露天贮物、工业工场、物流作业、回收场、建造机械及物料贮存等,大多是不配合周围环境的工业活动。

本港现共有1,300公顷棕地,当中540公顷被划入发展区当中,包括位处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元朗南等区域的,另外约760公顷尚未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