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逾三成中小学生日花9小时社交媒体“在线” 近七成感疲累

撰文: 邝晓斌
出版:更新:

一项调查发现,有18%受访中小学生每日花7小时或以上使用社交媒体,同时有32%受访学生平均花9小时或以上于社交媒体“在线”。调查结果又显示,有68%受访者表示,因经常“在线”而感到疲累。调查机构分析指,青少年已“习惯”快速回复,加上近年开始流行使用“限时动态”,导致他们不能“下线”。

香港儿科医学会及香港儿科基金会发表学生使用社交媒体习惯的调查结果。(邝晓斌摄)

逾一成受访学生“全日在线”

香港儿科医学会及香港儿科基金会在本年5月至6月期间,以网上问卷形式成功访问2,045名小四至中六学生。结果显示,共有43%受访学生表示每日花费3小时或以上浏览及使用社交媒体,每日花7小时或以上则占18%。

至于每日在线社交媒体的时间方面,有56%受访学生指每日花费5小时或以上在线,每日花9小时或以上的则占32%,更有11%受访学生表示“全日在线”,调查机构形容部分学生是“机不离手”,占据他们睡眠和上学时间。

调查指出,青少年“保持在线”社交媒体的原因包括尽快回复讯息(64%)、已成一种习惯(54%)及担心错过资讯(34%)等等。

学生花费大量时间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有78%受访学生曾在午夜后回复讯息,68%受访学生直言因经常在线而感到疲累。

陈作耘(右二)建议,政府应任命直属特首的“儿童事务专员”策划儿童政策。(邝晓斌摄)

无Like感不安、在意他人网上评论

香港儿科基金秘书长王晓莉分析,青少年感到疲累涉及五方面因素,当中包括:喜欢网上形象多于现实形象、没有“like”会感到不安、在意别人在网上对自己的评论、受到网络欺凌及接收到更多其他人的负面情绪。

王晓莉指出,青少年离不开社交媒体,主要因为缺乏网络以外的生活,透过网络世界更能建立理想中的自我形象,亦能表达现实生活中不敢表达的想法,因而逐渐依赖社交媒体。

逾三成受访学生日花9小时在社交媒。(视觉中国图片)

出现“悬崖边沿”

调查结果又显示,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会为学生带来负面情绪,例如空虚、孤独及压力会不断增加。王晓莉形容,随学生的年龄增长,使用社交媒体的问题亦会紧随递增,从而出现“悬崖边沿”。

香港儿科基金主席陈作耘建议,家长应以身作则,不应沉溺玩手机,以免成为子女的坏榜样;同时家长应鼓励子女安排其他活动平衡兴趣,并不时要面对面倾谈,减少使用电子产品。

在政策方面,陈作耘建议政府任命直属特首的“儿童事务专员”制订儿童政策,并领导具法定权力的儿童事务专员公署,监督及评估儿童政策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