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港三成中小学生曾开社交媒体直播 当中近四成想做“网红”

撰文: 邝晓斌
出版:更新:

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体深受青少年欢迎,当中大部分附设直播功能,令不少中小学生趋之若鹜,同时“诞生”大量网络红人。一项调查发现,逾九成中小学生有使用社交媒体,近三成受访学生曾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直播,当中有36%受访者表示“想做网红”。

调查指有近四成中小学生想做网络红人。(邝晓斌摄)

近三分一日用逾9小时

香港儿科医学会及香港儿科基金在本年5月至6月期间,以网上问卷形式成功访问2,045名小四至中六学生。结果发现,93%受访青少年有用社交媒体的习惯,当中有18%受访者每日用7小时或以上使用社交媒体,而32%受访学生表示每日用9小时或以上在线社交媒体。

调查指出,青少年“保持在线”社交媒体的原因包括尽快回复讯息(64%)、担心错过资讯(34%)及已成一种习惯(54%)。另外,有68%青少年表示因“经常在线”而感到疲累。

调查机构表示,随著青少年的年纪越大,越希望塑造自己“理想”的网上形象,同时使用社交媒体随之而来的负面情绪,例如空虚、孤独及压力会不断增加。

纵要分享私隐或性感照仍愿做“网红”

调查机构指出,29%受访学生曾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直播,当中有36%受访者直言“想做网红”。在想做网红的受访者更中,更有25%人表示即使需要分享私事或上载性感相,仍然想做网红。

另外,调查显示整体受访学生的社交媒体户口数量中位数是5个,最常用的社交媒体或即时通讯程式依次为WhatsApp(82%)、Youtube(70%)、Instagram(61%)及Facebook(48%)。

香港儿科基金秘书长王晓莉(左二)表示,家长无法完全禁止子女利用社交媒体直播。(邝晓斌摄)

家长要以身作则  勿沉溺玩手机

在青少年热衷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下,家长们应如何看待?香港儿科基金秘书长王晓莉表示,中小学生利用社交媒体直播是普遍趋势,家长无法完全禁止。她认为,中小学生其实是想获取关注,只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安排足够活动,子女便无需透过社交平台取得信心或满足感;当中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取得足够关注,他们想当网络红人的意欲便会减少。

王晓莉又指出,部分年轻家长与青少年一样,同样沉溺玩手机或社交网络,因此家长应以身作则,以免成为坏榜样。

学者:青少年欲表达自我   更多人认识自己

临床心理学家陈洁冰认为,若青少年从社交媒体看见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论时,他们要学懂消化这些说话,“人哋话自己系猪扒,唔同自己就真系猪扒?青少年要明白,呢啲只系人哋一种意见,未必代表事实。”她又说,若家长知悉子女想当直播“网红”,不应立即责骂,反而要先令子女放心,然后让他们说出看法,互相讨论。

浸会大学新闻系系主任李月莲表示,大部分“00后”是在网络世代下成长,从未经历过无互联网的生活,因此他们无可避免地会经常接触网络世界。但李月莲认为,冀做“网红”或经常开直播的青少年并非想赚钱,而是希望利用这种创意模式表达自我,令更多人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