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2018】 爱情小说不肤浅 郑梓灵用文字带出社会议题

撰文: 张雅婷
出版:更新:

不少人总会以为爱情小说代表肤浅,撰写爱情小说多年的香港小说作家郑梓灵就认为,此理解较狭义,举例不少以爱情为主轴的经典名著背后都能带出社会议题,例如表达美国梦的《大亨小传》,涉及阶级观念的《铁达尼号》,统统以爱情作故事主轴,再带出社会议题,令读者更易切入、体会更深。

郑梓灵成为今届书展十大获推荐的作家之一。(吴钟坤摄)

今年书展的主题为“爱情文学”,郑梓灵成为十大获推荐的作家之一,她坦言为此感到高兴。“每个年代或多或少都会看过爱情文学作品,书展以‘爱情文学’为主题,是我有生之来的‘盛事’,相信会吸引人。”

郑醉心爱情文学,不少旁观者却认为爱情小说等同肤浅,郑梓灵认为这是一个狭义理解:“如果觉得爱情小说肤浅,是一个狭义。‘爱情’和‘小说’,自古以来都连在一起。”她举例,叙述复仇的《咆哮山庄》、表达美国梦的《大亨小传》,还是涉及阶级观念的《铁达尼号》,中间均由爱情作故事主轴,再带出社会议题,令读者更易切入、体会更深。

郑梓灵认为随社会节奏加快,人们亦不愿再花时间等待别人。(吴钟坤摄)

速食文化流行 不愿等人一生一世

面对时代转变,故事桥段亦要与社会接轨。郑梓灵举例,若再撰写沙滩漫步,加上99朵玫瑰求婚等情节,读者恐不受落。速食文化流行,恋爱节奏自然加快。郑梓灵留意到现代人欠耐性,恋爱亦不愿等待。“社会速食,以前会等一个人一生一世,现在不可能,是有点无奈。不要说是3年,3个月也已经很长。”

速食文化在网络世界无所遁形,郑梓灵亦察觉到,自网络世界兴起后,人们亦变得自我中心。“他们变得自我中心,介意为别人付出,会先问别人为我付出甚么。”她续指,若抱此恋爱心态,恐怕是失望居多。

虽然电子书能迎合潮流,但郑梓灵最爱还是实体书。(吴钟坤摄)

钟爱实体书 冀留下文字

随著时代改变,手执书本阅读者少之又少。为配合社会转变,郑梓灵亦将作品上载至手机应用程式“tbc…”,附有声音导航,尝试接触较少开卷的读者,提醒他们阅读的乐趣。不过,郑梓灵最爱还是印刷本:“每个作者都想将故事发扬光大,在不同地方落地生根。但作为文字工作者,我从头到尾都觉得实体书是我最在意的,好像最后的效果更大。”

郑解释,坚持要印刷本是与写作初衷有关:“我比较在意是否有东西可以流传下来,写文字本身已是不想遗忘的行动。很喜写作的人,总是想有东西可以留下。”潮流总是变幻无常,郑梓灵担心网上文字随时消失,一书在手,始终最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