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推免费癌症筛查 40至75岁、BMI达 25无病征港人可参加

撰文: 陈倩婷
出版:更新:

肥胖会导致慢性疾病众人皆知,不过肥胖同时会令患癌症的风险增加,香港中文大学团队从过去十年收集到的数据发现,肥胖人士(BMI25或以上)患上大肠癌的风是常人的1.5倍,乳癌及前列腺癌的风险亦会随BMI上升而增加,不过部分癌症若及早发现,有机会治愈。为提升市民对癌症筛查,中大今日(5日)公布将推出“中大赛马会齐心防癌计划”,招募一万名40岁至75岁、BMI 25或以上、无明显病征的港人参与免费癌症筛查,男性会接受大肠癌及前列腺癌筛查,而女性则会接受大肠癌及乳癌筛查。

中大医学院推出“中大赛马会齐心防癌计划”,料一万名市民可参与。(陈倩婷摄)

香港中文大学团队过去10年收集到的数据显示,身高体重指标(BMI)增加,患上各种癌症的风险会随之上升,若一个人的BMI由25增加至30,他患上大肠癌的风险会增加18%,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则会增加9%,若该病人为步入更年期的女士,其患乳癌风险更可增加20%至40%。

沈祖尧表示,大肠癌及乳癌近年已有年轻化的趋势,希望透过今次计划提高大众对癌症筛查的意识。(陈倩婷摄)

参加资加:40至75岁、BMI 25或以上、“无病无痛”

中大医学院获赛马会资助3,500万元举办“中大赛马会齐心防癌计划”,将招募一万名40岁至75岁的市民参与,为参加者提供大肠癌、前列腺癌及乳癌的免费筛查,参加者的BMI需达25或以上、“无病无痛”、无明显病征。计划主任、中大莫庆尧医学讲座教授沈祖尧指,虽然部分癌症的高危年龄群在约50岁或以上,但大肠癌及乳癌近年已有年轻化的趋势,而计划目的亦是为了提高大众对癌症筛查的意识,因此参加者年龄包含较年轻的人士。

是次计划筛查的大肠癌、前列腺癌及乳癌分别在香港十大癌症中位列第一、第三及第四位,团队将分别为参加者进行大便隠血测试、前列腺特异抗原测试以及X光乳房造影检查,若初步结果有异常,会为参加者作进一步检查及跟进,有需要时会按参加者意愿转介至公营或私营医生接受治疗。沈祖尧透露,检查的费用全免,惟之后的治疗费用需由参加者自行承担。

陈英凝表示,本港大部份乳癌病人确诊时已是第二或第三期肿瘤,令存活率相应下降。(陈倩婷摄)

望提升大众对癌症筛查的意识 团队形容:揾得早唔使死

团队成员癌症筛查最主要目的是“揾得早唔使死”,以乳癌为例,中大医学院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教授陈英凝指,外国研究显示若病人于第一期肿瘤时获确诊为乳癌,生还的机会很高,但本港有48%的人确诊乳癌时已是第二期,更有24%病人确诊时已是第三期,存活率相应下降。

若病人可透过大便隠血测试发现大肠癌,可减低死亡率达15至33%,若接受大肠镜检查,更可以立即割走大肠瘜肉,令其不会发展成大肠癌。

至于为何十大常见癌症中排第二位的肺癌不在计划之中?沈祖尧解释,有些癌症未能以较简单及非侵入性的方法筛查,目前X光未能清楚检测到肺癌,而电脑扫描则有一定副作用,因此暂不列入计划中。

除了筛查以外,较肥胖人士亦会有相应饮食及运动指引,学习管理体重,整个计划为期5年,团队希望能收集更多医疗数据,找出肥胖与癌症之间的病理关系,并为政府长远的防癌政策提供更多资料。

BMI=体重(公斤) / [身高(米)]2

例子:体重70公斤、身高1.6米的人士,BMI是70/(1.6X1.6)=27.3

参加筛查的方法如下:

网上登记:https://mcp.cuhk.edu.hk/form 登记日期:2018年7月6日至8月5日

电话登记:2520-6250登记日期:2018年7月9日至7月11日电话登记时间:上午9:30至下午5:30

*名额为10,000人,将随机抽签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