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社区】先人都会搬屋 香港边度以前系坟场?

撰文: 李颖霖
出版:更新:

在生之时要为住屋筹谋,又要准备定过世以后有地长眠。以前香港人要回归黄土,可不是随便挑一个风凉水冷的坟地如此简单,原来以前部分坟场不是人人都葬得之余,有坟场更因被关闭,令一众先人要“搬屋”!

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的早期,华人和洋人的社会阶级待遇有别,但想不到人死灯灭后,下葬的地方也非相同。“西人就葬去大英坟场,即系而家香港坟场,全部都系啲有头有面嘅西人葬喺𠮶度。”香港历史博物馆名誉顾问郑宝鸿举例,何东爵士家族虽在薄扶林拥有昭远坟场,家族成员去世后亦葬于该处,但有荷兰人血统,身分显赫的何东爵士本人则埋葬于大英坟场。

香港坟场的前身为大英坟场,当时是只葬洋人的地方。(罗君豪摄)

不过,大英坟场并非当时唯一华人不能下葬的地方,他说早期甚至出现只为洋人而设的西人坟场:“原则上跑马地𠮶度好多都系葬西人嘅,甚至系香港仔、田湾、而家玛丽医院对落𠮶一带,早期主要都系畀西人,到后来先畀埋华人。”

到20世纪初,坟场慢慢已无华洋之别,不过香港部分坟场曾被关闭,而令先人要“搬屋”。移动一众先人阴宅背后的原因,竟和在生之人的住屋问题有关:“𠮶时有个辅政司叫做杜德,佢话以生人嘅住所为重,死人嘅坟地为轻,所以就将好多坟场嘅地用嚟畀生人起住宅。”郑宝鸿指正因如此,政府下令兴建和合石坟场:“其实个坟场1940年𠮶阵已经落成,但系经过日占时期、沦陷𠮶时就冇乜郁到,和平后先搬咗去和合石,变咗好多坟场都封闭。”

现时已成为豪宅区的何文田,郑宝鸿说当年整个山头都是坟墓。(资料图片)

关闭了的坟场,现时已经已和城市融为一体,令人看不出曾是逝者永眠之地。郑宝鸿说包括现时变成了高尚住宅区的何文田,以及一些大家都在使用的政府设施:“有一个叫咖啡园坟场,后来𠮶度就开辟咗政府大球场。”

咖啡园坟场关闭后,改建成今天的香港大球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