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仓大火两年】迷你仓老板重返现场 慨叹:火无情 租客有义
两年前的6月21日,九龙湾牛头角道七号淘大工业中心由迷你仓引起的四级火警,历时五天四夜,是香港近年来最严重的火灾。悲痛画面难灭,当年在肇事三楼时昌迷你仓上层,经营装修工程及迷你仓的店主陈老板,受波及损失惨重,其二千呎单位纵使未被大火吞噬,但被楼下高温烘热及救火咸水浸蚀,损失约80万元。两年来未获联络赔偿事宜,更要面对政府要求还原,花费数万元清拆走所有间隔板。再度重返现场,一片漆黑凌乱,犹如废墟,只能以“唏嘘心酸”一言蔽之,开业至今相识十年的迷你仓租户,其中由父辈起珍藏的三千只黑胶唱片遭殃报废,“虽然话有些是旧东西,但纪念价值无可估计。”陈老板最庆幸是,仓户同是念旧之人,允诺不追究,令他深受感动“仍有这么好的人情味。”
重返现场 惊见“倒塌勿进”大字
肇事工厦仍以棚架围封,出入有管理处职员看守。当眼处贴有告示︰“特此声明,任何进入本厦人士将承担所有因进入大厦而引致的风险。”面向马路那边的落地玻璃走廊,阳光再猛也照不进大厦,即便在四楼,墙与外露的电线已被熏成炭黑色,同层其他单位门上以喷漆写上“倒塌勿进”大字。
整幢工厦丢空两年,肇事的三楼铁链深锁,陈老板位于四楼的仓库单位内外亦如“废墟”。走进单位,木板、裂碎玻璃一地,没路可行要依靠手机电筒的光前行。挂墙奖框与闭路电视变形,石屎剥落,灰尘遮盖报废的迷你仓物品。逗留久了,才发现闷热中隐约仍有阵烧胶味,小腿也被木虱咬。
街边日夜盼 灾后一个月仍烟黑潮湿
火吞情境仍历历在目,第一天便升为四级火警,第二日蔓延上四楼,消防须升起云梯向五楼灌水冲浸降温。“等了一夜又一夜,一夜又一夜,我成日企在马路边看……怎想过面积咁大的工厂可以烧成这样!”有水电工牌的陈老板,留意到大厦仍有灯光未有自动断电,曾向区议员反映忧会加剧火势。
第四日,“消防的总指挥叫我上去架指挥车,话就来烧到你那边啦,要不要爆门?要不要锁匙?问我批不批准,我话当然是以你救火为先,你就爆啦……之前有两个消防员殉职,我都相信他们已经尽了力。”
忆述灾后首获准返现场:心酸、唏嘘
在火灾后一个月,陈老板与业户租客始能上楼,“比现在更黑蒙蒙,因为烟雾都未散完,全部都是水印、水渍,要戴上头盔,着好保护衣。”立业十年的厂房单位满目疮痍,他只能以心酸、唏嘘形容。“装修架生、电脑、写字楼物品全部散掉……无啦无啦,下三楼时昌烧得厉害,我这里是全部烘㶶,不得不洒水,还要是咸水,万万无想到会是下面烘上来,都可以令到我全间无了。”单位内九成物品报废。
单位被“烘㶶” 百计黑胶碟被焗弯
“客在装修期间可暂存家具,有个寄仓是当初的用意。后来因为面积大又平租,所以好多附近大屋邨的客都来我这里租。”于是利用木隔板分出了8至12个约百呎的小货仓,“千多元至二千元一个月就可以租到,还早过楼下时昌就已经开始做。”不过陈老板指,自己拣客严谨,了解寄存的是什么东西,“有金舖租了超过十年,都损失了饰物的装饰盒,(时装店的)西装都好名贵。”
其中一格,叠放着数以百计的黑胶唱片,但被焗弯不能再播放,“就算无烧过、无湿,一㷫就弯,租客拿回家试都播不回,就算唱片套无溶以为用得返,岂料转起来先知不能平放。里面那些LD、VCD直情有阵臭味。他亦都话追究无用,知不关我事。”
最庆幸十年租客体谅︰社会仍有人情味
他们的损失,以每个货仓单位平均计,相信都有几万元,虽然话有些是旧东西,但纪念价值无可估计……如果那些客要我去赔偿的话,那就真是破产都无办法。好好彩他们都说不要求我赔偿,我都算庆幸啦,我都要多谢这群租客,是好体谅我们。
回想起租客甚至安慰他,“反正都无用,只是不舍得,不用再花费租金当悭返。”、“我们都明白。”一直挂微笑的陈老板,顿时感触“真是……难以形容那一刻的心情,觉得这个社会仍有这么好的人情味。”
待重建仍收通知书要拆间隔
至于盘点过自己所损失的揾食架生、电器等,金额约80万元,“至今我自己都全部收不到任何赔偿,亦无人联络我怎样帮到我啊。”并要出资数万元,指业主收到屋宇署要求拆卸板隔木,“话要还原回,就算是无用,都是要我们拆,所以屋宇署都几强人所难,根本我都听讲,座楼都准备拆的,就何必要我们再损失一笔呢,屋宇署当其时可能未收到收购讯息啦!”
就该指令,屋宇署表示,为保障公众安全,业主有责任遵从命令的要求,妥善维修及保养自己的楼宇,至今未有收到该工厦业主提出重建方案,及建议如何确保个别单位不会被重新使用。
破财挡灾 以后不做迷你仓
“当破财挡灾!”陈老板舒口气,现已在新舖位开工,只做水电装修工程,曾到访过几区工厦,符合消防规例的租金不菲,“四、五千元出租迷你仓才维持到,太贵唔会有客。”便宜的又不合消防规例,故决定日后不再开设迷你仓,“现在希望呢,听讲幢工厦会强拍,不知大业主可不可以出于人情,补偿返多少。”陈老板坦言,虽然机会渺茫,但若收到赔偿,多少都会分予12个仓租客,“大家一齐承受了这么多。”
一场无情火 昔日光景不再
明白仓主寄存之物贵在纪念价值,因为自己最不堪痛失的,陈老板就率先提起“年轻时玩跳舞、歌唱比赛时的杯,全不见了、生锈变成废铁啦,还有电子琴,不想提了,一见返就心酸。何止我的回忆呢!”
陈老板步经之处也细细比划,重塑他回忆中原来的模样,起初便指住“铭记MK”牌匾,笑言“都叫仲依稀见到。”那面走廊墙原本挂满招牌,都是利用工程废料亲手打造,现只得稀落几块,幸存之一有“铭记音乐坊”。一个月两次与朋友及儿子夹Band,陈生担当键盘手,后生的唱陈奕迅、五月天,“老饼”就唱台湾金曲。这个高歌欢笑的昔日角落,徒留有一把脱漆断弦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