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注意:初生婴儿黄疸不罕见 出现三个病征要尽速求医

撰文: 陈倩婷
出版:更新:

婴孩呱呱落地一刻,不少新手父母或会被婴儿的“黄皮肤”吓倒,其实小儿黄疸病并不罕见,一般生理性黄疸会在出生后三至五天达至高峰,之后逐步减退。最新一期的《香港医学杂志》指出,若黄疸持续不退,有可能是母乳性黄疸,不需特别治疗;但若果新生儿有其他病征,如大便呈淡色至白色、尿液颜色深至茶色、体重一直未有增长,而量度出的胆红素高于某一水平的话,有机会患上胆道闭锁,情况严重或需换肝,父母应带同新生儿尽快求医并接受详细检查。

初生婴儿若有生理性黄疸,一般可透过“照灯”以降低黄疸指数。(视觉中国)

新生儿患有生理性黄疸病并不罕见,除了皮肤变黄,眼白亦有可能变黄,不过若黄疸病属病理性,成因则众多,每2,500至5,000名初生儿当中,就有一个患者受小儿黄疸病引发的各种疾病困扰。

母乳黄疸成因未明 一般可自行痊愈

最新一期《香港医学杂志》详列有可能导致黄疸的病因,论文先提及一些较平常而且不需特别治疗的病因,如母乳性黄疸。论文指出,母乳黄疸的成因未明,出现在婴儿身上的黄疸会在出生后第二至第三个星期后达到顶峰,最长可以持续12个星期,即近三个月,但婴儿一般可以自行痊愈,无需治疗。母乳黄疸的患者会量度出非结位型高胆红素,但水平会低于200 μmol/L,血红蛋白正常,排出的粪便及尿液颜色正常,身体检查结果亦非常健康。

其他有机会造成黄疸病的成因还包括蚕豆症、病毒性肝炎等疾病,需透过其他检查才能找出真正病因。

黄疸若持续不退 要留意大小便及体重

不过,并非每个黄疸病患者都属上述病因。《香港医学杂志》提到,有些外科疾病亦是导致婴儿黄疸持续不退的原因,严重可带来致命风险。论文提到,若父母留意到初生儿的大便呈淡白色,尿液呈茶色,体重一直未有增长,就应该尽快求医并接受详细检查,若量度出的胆红素水平高于200 μmol/L,婴儿或有可能患上胆道闭锁。

胆道闭锁会令原本由肝产生出的胆汁无法顺利排出肠道,这些胆汁停留在肝脏,长远会令肝脏日渐纤维化,令肝功能衰退,严重者更需要轮候换肝续命。胆道闭锁可透过超声波、胆道造影等检查确诊,目前患者仍可以透过手术将胆汁引流,但论文提醒,约三至四成患者接受手术后仍面对肝功能受损,需等候换肝,因此患者宜及早求医,以便尽快确诊及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