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中线】礼顿“潜水” 政府出手调查 罚停标未够阻吓力?

撰文: 黄雅盈 黄伟伦
出版:更新:

港铁沙中线工程接连发生问题,发展局局长黄伟纶今日(18日)表示,会成立跨部门小组,检视礼顿参与正进行的7个工务工程。署理行政长官张建宗亦指,已要求礼顿在本月26日前,就红磡站事件提交报告。在连串丑闻中,礼顿建筑﹙亚洲﹚有限公司无疑是事件的主角,除了身为红磡站月台的总承建商,就连近日爆出的会展站少放支撑架事件,工程亦由礼顿与中建联营。不过,礼顿连日来从未公开回应事件,政府继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今日更称倘发现问题,可以禁止礼顿投标作为处分,严重时亦可除牌。不过,翻查资料过往都曾有承建商被停标,从过往案例可见,效用仍存有疑问。

港铁主席马时亨在电台节目中,呼吁礼顿开诚布公。(资料图片/卢翊铭摄)

礼顿至今未回应事件

红磡站月台钢筋接驳涉造假一事,自5月底被揭发后,身为总承建商的礼顿,一直未有公开回应事件, 即使6月7日时,港铁主席马时亨在电台节目呼吁,礼顿应尽快开诚布公,但礼顿仍然对事件“保持沉默”。

港铁于6月15日就红磡站事件提交调查报告,当中提到曾访问3名礼顿代表。不过报告指,在5次钢筋被剪短的事件中,礼顿代表只能于第3次提供有限资讯,其余4次都欠奉。

特首林郑月娥早前宣布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沙中线红磡站月台钢筋接驳涉造假事件。(资料图片/林若勤摄)

疑团迟迟未解 政府出手彻查

事件被揭发仍有多个疑团未解,例如剪钢筋的真正“凶手”、涉事钢筋的总数等,仍然是一个詸。不过,港铁在连串丑闻中,角色明显被动,政府部门亦再三向港铁表达不满;继特首林郑月娥于6月12日时,宣布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彻查事件后,今日黄伟纶指已成立跨门小组,检视礼顿有份参与的7个工务工程。

张建宗亦指,政府已发信要求礼顿在本月26日前,就红磡站工程提交报告解释,如政府对内容不满,有权将礼顿除牌或暂停其投标工程。事实上,过往都曾有工程承办商,因犯错而被停标。

倪学仁称,承建商要投标政府工程,必须要先在政府的承建商清单中才可入标。(资料图片/林若勤摄)

工程师:发展局小组将按报告判断是否需判停标

资深土木工程师倪学仁称,承建商要投标政府工程,必须要先列入政府的承建商清单中才可入标,而发展局要求礼顿交报告,是要交予局内的小组判断,是否要暂时将其在清单停标,在未来数个月不让礼顿投标。他举例指,以往负责港珠澳大桥石屎砖压力测试的嘉科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亦因涉及测试结果造假而遭停标一年。

工程界立法会议员卢伟国指,在过往的铅水事件,4个涉事承办商被罚暂停投标8个月至1年不等;他补充,一般而言如果是涉及人命伤亡和工程不合规格就会遭停标,但由于涉及不少员工的生计,所以政府需要作详细考虑才会作决定。

翻查资料,礼顿前年进行莲塘香园围口岸工程时,其实曾发生工业意外,并造成一死三伤;当时,法庭裁定礼顿违反建筑地盘(安全)规例判罚十万元,惟黄伟纶没正面回应政府事后有否再处分礼顿。

奥雅纳于停标期间仍可投标

另外,在横洲发展规划项目中挪用政府数据,为发展商新世界在毗邻的发展项目作规划的工程顾问公司奥雅纳,以往亦因违反合约条款,而被罚停标3个月。

不过,禁投标是否代表严惩呢?事实上,虽然发展局曾罚奥雅纳停标3个月,但其实当时奥雅纳仍可继续投标,因为发展局只是暂停奥雅纳投标“工程及有关顾问公司遴选委员会”辖下界别的顾问合约,其他类型的顾问合约仍可承办,例如当时的大埔船湾骨灰龛工程中,奥雅纳就仍列为屋宇装备、结构工程等组别的“可选择的分判顾问”。换言之,即使礼顿被禁止投标,对这些极具规模的大公司而言,并非伤筋动骨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