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辩论】小组咨询环咨会无列议程 环团批开坏先例欠透明度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土地大辩论刚展开超过一个月,小组成员正密锣紧鼓与各个委员会见面,简介公众咨询。不过,土地小组周一(4日)趁环境咨询委员会召开每月一次的会议期间,亦派成员到场收集环咨会委员对大辩论的看法。有环咨会成员及环团都批评,未有将事项纳入议程变相是向成员“摸底”,做法有欠透明。小组主席黄远辉解释,今次并非正式的咨询,而是向环咨会成员汇报工作进度,而小组过去与其他咨询架构见面时,亦是采用相似做法,认为安排恰当。

环境咨询委员会成员侯智恒。(资料图片)

环境咨询委员会成员侯智恒称,开会前一周已获告知土地小组将咨询环咨会成员对土地选项的意见。但会议当日,他得悉未有将事项纳入议程,已即时向主席黄远辉询问原因。他引述黄远辉回应称,土地小组过去向政府咨询架构汇报时,均采用同一做法,而十八个土地供应选项也属方向和概念性,没有发展详情,不宜纳入正式议程。

侯智恒:公众不能得知成员看法 不理想

侯智恒直指,不接受其说法,因环咨会过去处理不同议题,包括垃圾征费,亦没有收费模式、范围等项目细节,“如果无实质方案就不纳作议程,那很多议题也不需要在环咨会讨论。”他续指,由于未有纳入议程不会有会议纪录,公众亦无法从中得知环咨会成员对各土地选项的看法和意见,做法是不理想。

土地小组主席黄远辉指环咨会成员是以个人身分去表达意见。(资料图片)

环境咨询委员会成员之一的刘惠宁则透露,于开会前数天获秘书处告知,当日会议后会有土地小组的成员进行简介会,“由于不是会议的一部分,所以不会有会议纪录。”而环咨会主席黄远辉则以土地小组主席的身分,去主持会议,讲述公众咨询的详情及工作。他认为此安排并无太大问题,因为成员也是以个人身分去表达意见,而负责分析意见调查的港大团队亦有纪录发言。

黄远辉:安排恰当土地小组主席黄远辉回应称,过往小组会见不同的咨询架构和专业团体如房委会、建筑师学会等的做法并无不同,由于是非正式咨询,环咨会成员也是以个人身分去表达意见,重申其安排恰当,“小组并无立场,无办法左右和凌驾公众的意见,那怎么会存在摸底呢?”

长春社公共事务经理吴希文批评,土地小组未有将与环咨会成员见面,纳入会议议程的做法不妥,“既然用小组身分和环咨会交流,为什么不可以写在议程入面?”此外,他续称黄远辉同时土地小组及环咨会的主席,令人忧虑小组是否藉今次的“摸底”,寻求环咨会支持土地小组部份开发土地选项的共识,“小组应该解释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