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辩论】18个选项以外 发展摩天大厦、迪士尼空地都可行?

撰文: 王洁恩
出版:更新:

“土地大辩论”已展开,市民可就土地选项表达意见。不过,除了咨询文件提及的18项建议外,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主席黄远辉曾指出,选项以外建议都可提出。过去不少团体亦提出其他方案,当中不乏创意大胆的新建议,为市民提供18个选项以外的“新选择”。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麦美娟认为,“土地大辩论”只有5个月时间,社会难以就土地选项达成一致共识,若民间有更好的选项,小组应考虑相关建议。

晒太阳已 20年的空地,政府原则上保留至2020年,以供乐园优先认购,目前属官地。(资料图片)

迪士尼二期用地空置多年

政府为香港迪士尼乐园预留60公顷的填海土地,以作乐园的第二期扩建发展。该用地位于大屿山竹篙湾,迪士尼拥有该幅土地的优先认购期权,惟期限2030年将于届满,但迪士尼至今仍未行使该认购期权。

根据政府与迪士尼签订的《迪士尼乐园周边高度及用途限制契约》,相关土地不能兴建房屋等设施,建筑物更不能高于20米。为免土地丢空,政府早年曾提议以5年短期租约租出土地,但无人问津,土地至今空置多年。《香港01》过去多次倡议发展相关土地,民主党立法会议员尹兆坚亦曾提出,该地可发展过渡性房屋。

团结香港基金于西贡十四乡列出两幅可以发展的未规划土地。(团结香港基金提供)

发展西贡十八乡“未规划土地”

团结香港基金早前提议,可于西贡十四乡两幅的“未规划土地”发展公营房屋,两幅用地合共64公顷,料可提供3万个单位,10年内可完成发展。团结香港基金指出,土地业权大多由政府拥有,毋须经过土地收回及赔偿等程序,且不涉及郊野公园等受法律限制发展的地带,加上土地相对平坦,毋须大规模“移山”,发展较快。

工程师学会前会长朱沛坤建议,于黄竹坑兴建16座楼高125层的“智慧结构住宅大楼”,高度与IFC相若。(王洁恩摄)

建“摩天大厦”节省土地

近日不少工程师不约而同提出“摩天大厦”建议,工程师学会前会长朱沛坤早前提议,可于黄竹坑兴建16座楼高125层的“智慧结构住宅大楼”,每座大楼可将4座楼宇合而为一,建成一座约400米高,楼高125层的住宅,高度与国金中心(IFC)相若。他指出,相关土地全为政府用地,毋须担心收地等问题,争议性较现有的18个选项低。

此外,另一位工程师学会前会长陆宏广亦提出类似建议。他提议兴建楼高100层的住宅大厦,每层提供约80单位,地盘面积仅占1公顷。

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到主席吕庆耀则提议,可于西九龙公路枢纽交汇处上方兴建一座“摩天大厦”,以容纳区内政府、机构及社区(GIC)设施等,高度达300多米。

刘业强建议于新界土地中,以公私合营形式兴建丁屋及公屋混合式大厦。(资料图片)

建丁屋公屋混合大厦

乡议局主席刘业强近日建议,可考虑释放接近路边、邻近有交通配套的乡村式用地,透过公私营合作形式兴建多层大厦,大厦内会划分为丁屋及公屋。他续指,上水天平山村附近有3至4公顷土地可发展相关用途,公屋单位可继续以廉租经营,而丁屋部份则由原居民出钱。他认为,相关做法不会做成官商勾结。

谢伟铨建议,在部份现有旧式屋邨,如南山邨、白田邨、沙田沥源邨等,在每层走廊两端的外墙,以及天台,加建预制组合屋。(余俊亮摄)

公屋加建组合屋

立法会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议员谢伟铨近日亦提议,可于旧式公屋的外墙加建组合屋。他建议,政府可拣选楼龄达20至30年的长型公屋加设组合屋,预计一幢公屋可增加80个单位,五年内可提供2万个单位。

管浩鸣曾建议,可于新校舍上盖建居屋。(资料图片)

旧校舍重建上盖可住人

团结香港基金顾问、圣公会教省秘书长管浩鸣早前接受传媒访问时,亦提出可将市区的残旧校舍清拆,再在原址重建新校舍,并在上盖建居屋。他指出,圣公会属下约10间校舍可参考相关做法改建,包括中环荷李活道基恩小学、九龙黄大仙李求恩纪念中学等。

环保触觉义务总干事谭凯邦曾多次强调,热钱流入及单程证香港是导致房屋问题主因。(资料图片)

控制外来人口及减少炒卖

过去不少人曾提出,热钱流入及单程证香港是导致房屋问题主因。环保触觉曾强调,若人口增长减少一半,如将单程证配额收紧,土地需求将由1,200公顷减至1,049公顷,届时只需150公顷土地发展房屋。环保触觉义务总干事谭凯邦认为,“控制外来人口”及“打击炒卖”应纳入选项之一,不能只依靠开发土地。

麦美娟:应考虑民间建议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麦美娟表示,“土地大辩论”只有5个月时间,时间较短,加上不少选项具争议性,难以令既得利益者放弃固有立场。她又指,民间若有更好的土地选项,小组应该考虑相关建议,令土地可以更快释出。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麦美娟表示,民间若有更好的土地选项,小组应考虑相关建议。(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