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新发展区寮屋清拆赔偿额突加码 证政府造地心态转变

撰文: 梁德伦
出版:更新:

政府周四(10日)突然宣布,放宽受新发展区清拆影响的寮屋户,赔偿金额上限倍增,由60万加码至逾120万元,亦免去受影响住户经济资格审查安排上楼。政府忽然“慷慨”,有立法会议员认为,与当局终于意识到土地供应紧绌形势恶劣有关,故在各方压力下终愿意“拆墙松绑”,提高住户接受赔偿的诱因。事实上,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在“土地大辩论”展开时,亦曾提及担心假如3个新发展区的推展进度未如理想,未来土地供应的缺口将会非常惊人。今次由发展局局长黄伟纶“领军”出席记者会解释新政策,亦反映当局非常著紧加快新发展区收地速度,“寸土必争”。

新界东北新发展区,将引用新一套收地赔偿制度。(资料图片)

麦美娟:政府意识欠地问题刻不容缓

政府为所有发展计划的清拆行动,制定划一及经加强的一般特惠补偿和安置方案,现金赔偿额最多达120万元,并引入免经济状况审查安置计划,让受影响住户获安置到房协的专用安置屋邨,并放宽在棕地或寮屋上的有营商者申领特惠津贴的资格门槛。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麦美娟指,政府明显见到土地供应速度放缓,不得不推出新政策加快进度,亦证明政府已意识到房屋土地短缺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情况。

尹兆坚:政府过去吝啬拖慢收地进度

民主党立法会议员尹兆坚则指,不同党派近几年一直要求政府在收地赔偿上“加码”,拖延多年终下决心作出调整,反映土地短缺问题“烧到埋身”,“政府一直都系唔见棺材唔流眼泪,个煲终于要爆,先逼到佢哋做嘢。”

他又说,政府过去一直在收地赔偿方面“手紧”,其实令政府自己“作茧自缚”,拖慢收地发展进度,“其实今次加码,都用唔到好多钱,但你迟咗造地嘅成本,一定远大于呢个金额,畀多少少钱,就可以加快进度,其实系好大嘅社会价值。”

黄伟纶及寗汉豪讲解加强清拆行动的特惠赔偿及安置安排。(李泽彤摄)

推新措施突出黄伟纶掌土地政策角色

事实上,今次由发展局局长黄伟纶领军召开记者会,足以反映出当局重视推出新措施,亦可回应政府在“土地大辩论”展开初期被指太被动的批评,并且证明黄局长依然是负责香港土地政策的最重要一员。

翻查资料,政府去年宣布棕地营运者修订特惠津贴安排,至最高的195万现金赔偿,亦只是向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提交建议文件,其后才有发展局官员于相关会议中解释新措施。这一次由发展局局长率领常任秘书长(规划及地政)寗汉豪及地政总署署长陈松青,在部门三大官员一同现身下,显示政府摆出高姿态,表明要加快造地的决心,为“土地大辩论”提供更有利讨论空间,显示政府是有诚意解决土地供应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