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辩论】绿色和平意见书被指偷换概念 选项无开发郊野公园
“土地大辩论”展开近两星期,不少民间团体及智库均对各土地选项表达意见,《香港01》昨日报道,土地小组拟将绿色和平提交的8,000份网上联署信件,视作大量复制及样板“参考”意见书,或会被列为“另类处理”。消息人士透露,小组认为绿色和平设计的网上意见书,提出郊野公园不应成为供应选项,但事实上小组一直仅讨论发展郊野公园的边陲地带,由于字眼上并不一致,8000份意见书很大机会要“另类处理”。绿色和平项目主任朱江今早曾表示,收集而来的意见是“活生生八千个港人意见”,不能整合为一,而组织亦透过书面回复,重申市民是以个人电邮向政府提出意见,内容明确表明郊野公园及其边陲地带不可开发的意愿。
无发展郊野公园选项 意见书或被DQ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于4月26日发起的“善用棕地,放过自然郊野”网上联署行动,向小组递交超过8,000份网上信件。联署的信件可于团体的网站填海,内容主要是表达要求优先发展棕地、反对发展郊野公园的立场。
《香港01》昨日报道,消息指该等信件的内容全部一式一样,只是由市民提供姓名,有可能会被视为大量复制及样板“参考”答案意见书。虽然港大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仍会计算,但不排除会被作“另类处理”。
消息人士今日再向记者指出,绿色和平提供的意见书,第二点列明“郊野公园及其边陲地带以及填海都不应该成为土地供应的选项”,惟小组从未将开发郊野公园列为选项之一,小组在咨询文件中,只是于中长期和概念性建议,提出“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地带两个试点、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地带其他地点”,根本无提出要发展整个郊野公园,由于字眼上有明显分别,这些意见书被DQ不足为奇。
绿色和平:是活生生8000个港人意见
绿色和平透过书面回复,表示团体在土地供应咨询开始当日,展开公众参与工作,市民可透过绿色和平的网页,了解保卫郊野公园的工作,于是透过平台,以个人电邮向政府提交意见。意见书内明确表达支持优先发展棕地,而郊野公园及其边陲地带,不应成为土地供应的选项。绿色和平项目主任朱江于今日的记者会上,亦强调收集的意见并非造假,“是活生生八千个港人意见”,不能够化整为一个意见。
反驳公屋联会支持开发郊野地:需时长达15年以上
绿色和平强调郊野公园及其边陲地带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是全港市民免费的抖气空间,不应贸然开发,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此外,公屋联会今早与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成员会面,表明支持开发郊野公园边陲地带。绿色和平反驳,政府估计开发郊公园建屋需时15至18年,无法为21万名住在㓥房的基层市民解燃眉之急,重申住屋与自然郊野同样是生活质素的重要元素, 而政府目前有其他土地兴建房屋,不应贸然开发郊野公园等天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