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澳医院教大肠癌病人手术前锻炼体能 加快手术后康复 

撰文: 陈倩婷
出版:更新:

大肠癌患者一般需接受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前需洗肠,术后平均等3至4天才可下床。将军澳医院团队自2015年起,引入促进术后康复综合方案(ERAS)以及临床输血管理,善用手术前的空档,由物理治疗师度身订造手术前后复健,增强病人体能,成功令大肠癌患者术后的住院日数由9日减至5日,并发症减少一半,病人的输血率亦由逾30%减至10%。团队获选为2018年医管局杰出团队之一,成员指近一年已将ERAS的概念扩展至骨科及妇产科两个专科。

冯艳君指病人一般只需两至三星期,已有效增强体能。(陈倩婷摄)

约需两至三周 体能已提升

传统做法是大肠癌病人需在手术前提早一天入院做评估,确保身体状况适合做手术。由于时间所限,医护只能为病人做简单评估,病人手术后的康复时间较长。 康复方案旨在让病人在等候做手术前,由物理治疗师先评估病人的心肺功能,再制订合适的物理治疗方案,让病人回到家中自行训练,以强化心肺功能。

病人于手术前见物理治疗师时,可利用健身单车、呼吸肌肉训练器、橡筋带等器械锻炼身体。考虑病人每天往返医院训练体能颇为不便,物理治疗师会先了解病人的家居环境,评估各病人的能力,并为其设计一套可在家居做到的运动,例如利用家中的水樽做哑铃运动,或者要求病人每天步行一定距离,例如从家中步行至附近超市,既方便患者,同时能强化他们的心肺机能。

团队成员之一、高级物理治疗师冯艳君指,按目前数据,中等风险的病人约需两至三周,体能已有所提升。病人亦毋须再提早入院,只要在手术前4至5天到护士诊所覆诊及接受心理辅导。

物理治疗师会以多种工具助患者复健。(陈倩婷摄)

颠覆传统做法 大肠癌病人尽量不洗肠

手术的处理亦有不同,以往病人需术前洗肠、术后禁食,ERAS却尽量不做洗肠,术后亦鼓励病人适当饮水;过往病人手术后需休息3至4天,实行ERAS后,逾9成病人术后第一及第二天开始离床运动,助加快康复速度,院方亦提供胸肺物理治疗,跨部门团队更会每周一次联合巡房,以确保病人康复进度良好。

将军澳医院引入ERAS至今两年多,已应用在300名大肠癌患者身上。(视觉中国图片)
袁家儿(中)引数据指,ERAS有助病人加快康复。(陈倩婷摄)

肠癌病人术后住院日数减少 并发症跌5成

将军澳医院自2015年11月引入ERAS至今,已为300名患大肠癌的病人服务,外科部门主管袁家儿表示,病人手术后住院日数由9日减至5日,术后两周内需再入院的百分比由10%下跌至6%,输血率则由逾30%减至10%,出现并发症的机会亦减少50%。

临床输血管理方面,旧有做法会处方铁丸给病人进食,新做法会以静脉注射形式,注射铁质入体内,增加自身血红素。麻醉科及手术室部门主管郑鸿佳指做法有效减少手术期间出血,亦减少了输血量及并发症。

(左起)高级物理治疗师冯艳君、外科部部门主管袁家儿、麻醉科及手术室部门主管郑鸿佳及外科部资深护师梁淑卿荣获杰出团队奖。(陈倩婷摄)

无额外人手资源 医护凭热诚和使命感完成工作

郑鸿佳续指,ERAS需由跨专科及部门为病人提供服务,包括外科、麻醉科、物理治疗师及专科护士等,所需的人力增加,但实际上院方并无额外人手资源,他形容医院目前以“有限追无限”,员工靠使命感,以及“放工放迟啲”来互相补位完成工作。

这队跨部门团队获评为医院管理局2018年度杰出团队奖之一,团队指近一年已将ERAS扩展至骨科及妇产科,目前联合医院亦已逐步引入E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