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路政署认人工岛再“飘移” 强调无停工仅正在调校

撰文: 郑秋玲
出版:更新:

《香港01》日前引述资深传媒人Howard Winn指,港珠澳大桥东北角出现“飘移”,并极有可能未能如期于2017年通车。路政署今晚(26日)深夜回复,承认人工岛东北角海堤向外移1米至2.9米,但坚称海堤情况稳定。署方又承认,屯门至赤𫚭角连接路因应环境限制,已于去年底修订走线,但强调未有停工数月,只是隧道钻挖机过去日子一直在进行“调校工作”。

港珠澳大桥部分圆筒加固工程需由政府出资,惟路政署拒绝透露涉及金额。(资料图片)

承认海堤顶部向外伸延至少1米

路政署回复指,去年底在立法会工务小组委员会上已交代过,不钻挖式填海会在施工阶段,因固结而引致海堤顶部向外伸延。署方承认,屯门至赤𫚭角连接路隧道南著陆点,即人工岛东北角海堤有出现“飘移”,幅度约为1米至2.9米,并非早前传出的3.5米。而填海工程顾问评估后认为该海堤情况稳定,隧道承建商亦正进行土地加固工程,以配合隧道钻挖机及建造竖井工作,署方会继续密切监察有关情况。

有报道指,港珠澳大桥屯门至赤𫚭角连接路隧道工程,已停工几个月。(资料图片)

南北行线隧道钻挖机工程仍继续

至于屯门至赤𫚭角连接路南北行线隧道工程,署方指已分别于去年4月及6月在屯门第40区的隧道北面出入口展开隧道钻挖机工程。其中,北行线的钻挖机经过约650米的钻挖工作,于去年11月初贯穿在北面出入口的通风竖井。 由于隧道钻挖机需要更换刀盘,以致在通风竖井内“停留”较长时间,进行“调校工作”,强调并没有停工,并已于本月中再次启动,并进入海底隧道段。

而南行线的隧道钻挖机则已于去年12月初贯穿在北面出入口的通风竖井,为进入海底隧道段前进行所需保养维修工作后,已于去年12月底再次启动,现正按计划进行相关的隧道工程。

路政署强调,港珠澳大桥如期于2017年底通车。(资料图片)

人工岛口岸碎石桩存风险 需降低走线

路政署又指,屯门至赤𫚭角连接路北面连接路的海底隧道,将在香港口岸人工岛建造南面出入口,但当隧道钻挖机到达口岸人工岛时,要穿过口岸填海海堤下的碎石桩底层部份,若按原订隧道设计方案,需预先以灌浆形式将碎石桩内部的空隙灌满。

但路政署指,进行风险评估后,顾问工程师及不同专家均预期,若碎石桩未能有效全面灌满,会对隧道钻挖工作构成极大的风险。故于去年底,决定将隧道穿过口岸填海海堤下的走线降低,以避免穿过碎石桩。

另外,填海沉降表现较预期慢的问题亦有影响,路政署决定修改交付著陆点填海地予屯门至赤𫚭角连接路的工程项目设计,以隧道钻挖机挖掘在南著陆点部分原定明挖回填的隧道。署方现正与工程顾问及承建商落实详细设计,估计有足够应急费用支付额外开支,目标仍然是在2018年年底完成隧道工程。

环保署︰年底前完成填海工程招标

至于Howard Winn指环保署正研究改变石鼓洲焚化炉填海方法,但又跌入违反环评报告的困局,延迟招标。环保署回应指已完成工程的投标资格预审工作,现正筹备招标文件及工程合约,在详细招标文件制定后,将在今年底前邀请通过投标资格预审的承办商投标。环保署强调,会按照《环境影响评估条例》的规定来推行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