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中年清洁工满身劳损 4年时薪仅加$3:我唔做无钱开饭

撰文: 文雪萍
出版:更新:

今日(5月1日)是劳动节,在狮子山下,许多劳工默默耕耘,背负着沉重的生活担子,靠双手养活自己,惟不少基层劳工被社会遗忘、唾弃,却仍坚守岗位不辞劳苦为社会付出,赚取微薄薪金。年逾50岁的陈女士(化名)为外判清洁工人,从事清洁工作逾十载,每天汗流浃背工作10小时,由清洁大厦垃圾房至把垃圾搬上垃圾车,都一手包办。辛劳背后,她的月薪由4年前入职时8,750元,至今增加至9,450元,累计增加8%,但两次都只是跟随最低工资水平调整,惟调整后,时薪只有36.5元,只略高于最低工资2元,生活过得绝不轻松。4年来实际时薪只加了3元,生活迫人,她直言:“我唔做就无钱开饭。”在庆祝劳动阶级对社会付出的劳动节中,陈女士别无他求,仅盼身体健康、减省医疗开支,有能力继续工作糊口。

+3
陈女士说,每天须凌晨5时起床,并在早上6时到屋邨开始工作。(欧嘉乐摄)

清洁工或许是低技术工种,但每一份职业都值得尊重,清洁工更是社会不能或缺。随着教育普及,目不识丁的年代不再,现今有学历的年轻人难以放下身段做基层工作。不少行业都青黄不接,清洁员的年龄亦愈见老迈,惟每天流尽汗水工作,仅赚得微酬糊口,个中辛酸不足为外人道。

凌晨5时起床 汗流浃背10小时无休止

入行近十载的外判清洁工陈女士(化名)说,一周六天工作,每天须凌晨5时起床,并在早上6时到屋邨“报到”及开始工作,由茶楼清理俗称“茶渣”的厨余、两所大厦的垃圾房,以至把垃圾搬上垃圾车,全部都由她一手包办。每天汗流浃背工作10小时,直到下午5时才可以下班。

陈女士患上俗称“弹弓手”的指屈肌腱鞘炎。(欧嘉乐摄)

为工作满身劳损 每月医疗开支逾$2000

陈女士说,每次清理大厦垃圾时,都要用力把垃圾袋从垃圾筒抽出并放到槽口,日复日、年复年,重复的动作导致肩膊劳损:“(手)绕着个胶袋拉出嚟,可能拉嘅时候呢到(肩膊)好用力。”她更患上俗称“弹弓手”的指屈肌腱鞘炎,每当手指弯曲便会感到痛楚,形容端着碗吃饭时,有部分手指会失去知觉和麻痺,须每周一次进行物理治疗。

提到工作较吃力的部分,她断言说把垃圾搬到垃圾车最辛苦,须使出全身力气把垃圾擡上车,经常导致肌肉酸痛。除工作劳损外,陈女士亦做过大手术切除子宫,现时每天都须服食鱼肝油来改善术后情况,每月医疗开支逾2,000元,负担沉重。

(手)绕着个胶袋拉出嚟,可能拉嘅时候呢到(肩膊)好用力。
陈女士经常要拉起重重的垃圾,导致一身劳损
陈女士现时的时薪为36.5元,贴近最低工资水平。(欧嘉乐摄)

陈女士从事屋邨清洁已4年,随着过往两次最低工资调整,她的月薪由入职时8,750元,加至现时的9,450元;惟计算后的时薪由当年的33.5元,仅调升3元至36.5元,不及4年间最低工资增幅的4.5元(2015年由30元增加32.5元,2017年再加至34.5元)。她坦言生活捉襟见肘,现时银行户口仅得3,000元存款,更自嘲“月光族”:“我唔做就无钱开饭。”

在庆祝劳动阶级对社会和经济所做贡献的劳动节中,陈女士不评论对现行工资水平是否满意,因非自身可控制,而她亦无所求,仅盼身体健康、减省医疗开支,有能力继续工作糊口,靠双手养活自己。

一份烧卖令她不欲转工

陈女士本来是一名家庭主妇,与丈夫离婚后要独自养活自己。洗碗工人力需要大,她的皮肤对漂白水敏感,洗碗难免要接触到,所以只能继续做清洁工,现时她会以另一清洁剂“黄粉”代替漂白水消毒。

保安业也有聘用中年妇女任大厦保安,不也是个更舒服选择?不过尚有另一原因,令她想留在现时岗位。经年月洗礼后,陈女士与街坊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笑说她们的关系如家人无异,无论工作多艰苦,她都咬紧牙关留在屋邨工作,最难忘有次街坊饮茶后,特意外卖烧卖给她作慰劳,使她感到非常开心:“我唔会走!(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