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展展出香港特色“牙签楼” 逾百个塔楼设计模型一次过观赏

撰文: 王洁恩
出版:更新:

香港遍布大厦,惟近年地盘面积缩减,因而出现又长又细的住宅项目,俗称“牙签楼”。今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香港展览,将以“垂直肌理:密度的地景”为主题,展示香港典型的“牙签楼”建筑特式,并探索城市自由空间意义。来自香港、内地、台湾和海外合共94位建筑师,共设计111座“牙签楼”塔楼模型,并于展览展出,建筑师可重新创造和定义塔楼,包括加插公共空间等。展览将于下月揭幕,并于26日至11月25日开放公众参观,为期超过五个月。

总策展人王维仁教授建筑师表示,盼展览可为香港与世界对话提供一个平台,建立香港都市主义和垂直建筑的论述。

展览以“垂直肌理:密度的地景”为主题,展出111座不同造型的“牙签楼”塔楼模型,成为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历史上,首次出现111座塔楼模型的展览。

香港展览策展团队邀请了香港、内地、台湾和海外,包括泰国、巴西、荷兰、日本、美国、西班牙和瑞士等国的合共94位建筑师,当中知名建筑师包括董功、谢英俊、Premthada Boonserm等。

策展团队为每位参展的建筑师,提供一座高2米、阔36公分见方的塔楼模型基座,成为典型的香港“牙签楼”塔楼模型。策展团队邀请他们于保持塔楼的外部尺寸限制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和定义塔楼的类型,包括空间形式和立面外形。

总策展人王维仁教授建筑师表示,香港城市的独特之处在于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以及高人口密度,盼展览可为香港与世界对话提供一个平台,建立香港都市主义和垂直建筑的论述。

展览日期:2018年5月26日-11月25日费用:免费开放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6时上午10时至下午8时 (逢星期五及逢星期六直至9月29日)逢星期一闭馆((5月28日、8月13日、9月3日及11月19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