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顾问护师】入行30载 变走恐惧抚平心灵 陪病人打硬仗

撰文: 朱韵斐
出版:更新:

恐惧,是癌症病人其中一个大敌,来自疾病本身、误解甚或是家庭关系裂痕。玛嘉烈医院肿瘤科顾问护师蔡燕萍入行30年,翻阅过无数人生故事,悟出化解恐惧之道。有乳癌病人受严重痛症困扰,解铃还需系铃人,蔡姑娘洞察病人最痛的其实来自与丈夫的关系,透过梳理一段爱情医病。甚至身处21世纪仍还有病人认为癌症是传染病,恐惧伤害至爱而逃避家人,蔡姑娘抚慰这班惊恐又受伤的心灵,助他们振作向前走。【公立医院顾问护师系列之一】

蔡燕萍自1995年加入医院管理局参与肿瘤科工作,现正担任玛嘉烈医院肿瘤科顾问护师。(高仲明摄)

身型偏瘦削、温文尔雅的蔡燕萍从小体弱多病,经常出入医院,当年护士们温柔呵护安抚了燕萍,更让她立志成为“白衣天使”。蔡燕萍1988年于护士学校毕业在私营机构服务,至今入行30年,其中有23年,即1995年起加入医院管理局参与肿瘤科工作,现正担任玛嘉烈医院肿瘤科顾问护师,其中一项工作是“驱魔”,驱除心魔。

病人误解癌症是传染病 不敢接近家人又内疚

恐惧,是癌症病人其中一个心魔,来自疾病本身也可能来自误解。蔡燕萍不时听过有癌症病人怕接受放射治疗后,身上带有辐射会影响家人健康;更有病人还认为癌症是传染病而不敢接近家人,担忧“啲孙咁后生,如果因为我影响他们健康怎办?”蔡燕萍耐心逐一解释癌症非传染病、接受放射治疗后会确保病人不带辐射离开病房等,释除误解也让他们放下内疚。

蔡燕萍会与病人个别面谈,了解他们的需要并协助疏导情绪。(受访者提供)

梳理病人的爱情故事 提供全方位护理

蔡燕萍数年前遇上一名乳癌女病人受严重痛症困扰,丈夫来访探病时,她的痛楚更是变得异常激烈并大发脾气,引起蔡燕萍关注。经过耐心面谈,病人吐露内心真正恐惧是被丈夫离弃,反复问自己“如果我好咗,老公会唔会冇咁照顾我?”却不敢向丈夫吐露心事。

蔡燕萍自荐成为“夫妇辅导员”,她解释“夫妻之间也很难讲感情事,特别是生病后好像形成了墙无法好好沟通,做中间的桥梁能帮助他们解开心结。”三人会面让丈夫首次了解太太的担忧,更承诺会好好照顾太太,说“结婚咁多年,唔会因为外表唔再靓离开你,会一直陪在你身边!”太太松一口气,也因解开心结而明显减轻痛症,很快就出院,与丈夫一起度过剩下的时光。

由协助病人接受患病、治疗期间副作用的护理、如何回到社区生活等,都需要肿瘤科护士提供护理服务。(高仲明摄)
蔡燕萍说“每个病人背后的故事都不一样,要有敏锐的心体察病人所有需要,例如家庭的支援,为他们度身订造护理方案。”(高仲明摄)

为一个病人破例

恐惧,也很可能来自疗程。曾有30多岁男病人极度害怕化疗,一踏入治疗中心就开始不断呕吐,蔡燕萍决定破例安排男病人在临床心理学家的办公室内化疗,心理学家一边协助病人做放松练习和听音乐,病人最后顺利完成化疗疗程。

一百个人有一百个故事,肿瘤科护士陪伴癌病人打硬仗,由协助他们接受患病、治疗期间副作用护理、如何回到社区生活等都需要护理,护士就要设计一百种治疗方案。蔡燕萍认为,做肿瘤科护士最需要有敏锐的心,说“每个病人背后的故事都不一样,要有敏锐的心体察病人所有需要,例如家庭的支援,为他们度身订造护理方案。”

初初做肿瘤科,很多病人认为生肿瘤等于判死刑,比较悲观。现在未必适用,可选择的药物很多、副作用减少,很多治疗可在门诊和日间化疗中心做,病人能维持生活质素和家人的关系。我不觉得肿瘤科是灰暗的专科,我们看见病人如何面对疾病、治疗的勇气,这条路一点都不容易,在他们身上学到很多。
玛嘉烈医院肿瘤科顾问护师蔡燕萍
蔡姑娘认为,“我不觉得肿瘤科是灰暗的专科,我们看见病人如何面对疾病、治疗的勇气,这条路一点都不容易,在他们身上学到很多。”(高仲明摄)

注册护士入职医院管理局两年,便可经直属主管推荐入读护理深造学院的肿瘤科专科课程,至今已有逾100名护士修毕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