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诉专员批“爆喉热点”欠跟进 老龄水管常爆 渗漏率高于新加坡
水管爆裂的情况不时发生,某些地点的水管爆裂得较频繁。申诉专员公署指,水务署经公署介入后,才在2016年将一些重复发生水管爆裂的街道列作“爆喉热点”,包括公署认为水务署应重点跟进和监察“爆喉热点”,出事时尽快跟进以免严重影响交通。
2016年底方设“爆喉热点”名单 专员批:后知后觉
被点名的三大“爆喉热点”包括炮台山城市花园、大窝口大厦街、湾仔菲林明道和港湾道交汇处,三个地点的水管均已用30年或以上,以大窝口为例,曾在一年间录得9宗爆水管或渗漏事故,受影响供水时间最长达到3日,该处的水管虽于2011年已纳入水务署的“更换及修复水管计划”,惟受制于环境因素,更换工程相隔5年后、在2016年初才完成。
水务署直至2016年底才将上述地点列为“爆喉热点”,申诉专员刘燕卿批评,水务署处理水管爆裂问题有改善空间,亦没有重点监察爆喉热点,是后知后觉;又建议水务署应密切监察这些地点,若出事会严重影响交通就应该尽快跟进。
申诉专员:水务署服务目标令人摸不着头脑
公署的调查又发现,现时对破坏水管的工程承办商罚则不高,于2012年至2017年间水务署追讨的66宗个案,平均每宗个案赔偿仅为约31,000元,公署认为阻吓性不足,水务署应善用工程部门的评分机制,为涉事承办商评分。
针对水务署跟进爆水管个案的程序,公署认为应就恢复咸水供应的时间订立指标,并检讨咸水管爆裂后修复需时较长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公署亦指出,现时水务署订定的服务目标令人摸不着头脑,建议署方订立清晰易明的目标,方便市民监察。
本港水管渗漏率逾15% 年浪费3.8万个标准泳池容量食水
申诉专员刘燕卿表示,东江水占香港用水七至八成,但本港因为政府水管渗漏而浪费大量食水,渗漏率超过15%,即超过七分之一由政府水管流失。相比之下,新加坡现时水管渗漏率仅约5%,如以此标准估算,香港每年浪费了9,600万立方米食水,即3.8万个标准泳池的容量,足够200万港人使用一年,价值高达5.3亿港元;而浪费掉的咸水亦有2,700万立方米,即1万个标准泳池容量。
公署建议应积极引入先进的测漏技术,加强水压管理以减少渗漏,并就渗漏率定下指标,如分阶段将渗漏率降低至5%甚至更低,同时间加快设立“智管网”监察水管的渗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