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打老道路陷封慢线 工程师分析:附近有地下工程或爆水管

撰文: 甄挺良
出版:更新:

窝打老道南行方向出现路陷,窝打老道天桥往尖沙嘴方向慢线封闭,需紧急修路。其实,近年本港道路不时发生大大小小的路陷,到底“死因”是什么?有土木及结构工程师表示,一般而言路陷原因与道路下的水土流失有关,易发生于附有地下工程,或水管爆裂的地区,工程人员可使用超音波仪检查地底是否有空气、或沙石流失的情况是否严重。至于今次事件真正的原因为何,《香港01》正向渠务署查询。

工程人员今早到场检查。(李慧妍摄)
+6

记者今早(2日)前往封路现场观察,发现路陷面积约1米乘1米,深约1米,慢线仍然封闭,驾驶者只能使用快线行车。渠务署员工今早在现场堪察情况,而早前亦有修路工人检查附近一带道路是否有路陷风险,但就暂未见著手进行修补。现场交通大致畅顺,车流缓慢通过。

土木及结构工程师苏耀坤表示,路面石屎由地底沙石支撑,如出现水土流失,车辆经过时可能出现路陷。他续指,如附近道路有地下隧道工程,可能会令到该处道路下的水土流失,出现路陷;另一方面,如附近地下水渠爆裂、亦可能将沙石带走,引致路陷的情况。

他又表示,工程人员如认为个别路段可能出现路陷,可使用超音波仪检查路面,看看地底是否有空气、或沙石流失的情况是否严重:“系可以检查,但一般来说不常做,除非已经有特别要注意的路段。”他续指,进行隧道工程时,有地下水流入亦要特别小心,因附近水土流失风险会增加,渠务署亦会定期检查地下水渠,看看是否有裂缝。

补救措施方面,他指业界一般会先检查附近地下设施是否有被破坏,如未发现其他严重问题,就会搬来沙石,填补水土流失的位置,再铺设路面:“一般来说一天都可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