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协70年】上李屋居民变房协委员 樊伟权感激廉租政策藏富于民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五十年代,不少港人居住在板间房、木屋区,但出生于1957年的樊伟权却十分幸运,父母抽中入住香港首个出租屋邨上李屋,使他在愉快的邻里关系中度过童年,他直言受惠于房协的廉租政策,令父母可储蓄起大部分薪金,成功储起“上车”首付,由草根变为小康之家。
长大后的樊在因缘际会下,更担任房协委员长达二十年之久,以专业知识回馈房协,“绝对是一种缘份,畀我有机会做返啲嘢。”

上李屋已清折,今天已变成乐年花园。(房协图片)

一家六口住200呎单位

“父母话好似中咗马票咁!(编按:摇彩与赛马结合的彩票)”出生于1957年的樊伟权,无缘与父母经历住在油麻地板间房的日子,而是在香港首个出租公共屋邨的上李屋度过童年,他忆述200呎单位容纳一家六口,三名姊姊与他睡在一张三隔床,与父母的睡床只有一个衣柜之隔。但在物资匮乏的社会下,拥有一个独立厨厕、骑楼的小单位,樊自言已比他人幸运。

深水埗上李屋于1952年落成,是房协首个出租公共屋邨,5幢楼宇合共提供360个单位,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房屋,亦是首个设独立厨厕的屋邨。

樊伟权指旧时的邻里关系良好,现时与姊姊们亦不时谈起邻居的现况。(欧嘉乐摄)

邻里之间常腻在一起打发时间,但有事时大家亦会互相帮助,他表示当时屋邨流行“标会”的民间合作社,参与的家庭每月需供一笔金额,有需要的家庭可先拿这笔钱应急,但需缴付利息,而母亲则是续称“会头”的发起人,“可能屋企人病咗、供车、买电视,乜原因都有,总之你帮我、我帮你咁,大家讲个信字。”

上李屋居民昔日生活面貌。(房协图片)

叹时势逼人冷漠 隔篱邻舍变“隔离”邻舍

19岁那年,樊伟权获奖学金赴笈澳大利亚升学,其后父母亦在附近购置单位搬离上李屋。他坦言当时的廉租政策,月租仅200至300元,占父亲当时的收入不多于20%,可以储到一笔小积蓄“上车”,体现“藏富于民”的理念,“当时美孚新邨,3房单位卖2万几蚊,首付都系6000蚊,可以想像住咗廉租屋10几年,好多草根都变咗小康之家。”

樊伟权与记者分享其中一张与三名姊姊的合照,左下方则是另一名邻居,他忆述以往与邻居关系融合。(欧嘉乐摄)

房屋实验室角色依旧:赚少啲都做

在澳大利亚修读会计学的斐伟权,忆述房协委员在1998年推荐他担任委员,结果一当便是二十载,更先后成为监事会、执行委员会及审核委员会成员,“绝对系缘分,所以好投入,正如中国人话饮水思源,畀我有机会做返啲嘢。”

他亦有参与房协首个富贵长者屋“隽悦”的计划,由海外考察、财务分析到兴建的建筑进度,见证著项目由零开始至竣工。他认为房协是一个成熟的非牟利机构,管理架构上参考欧洲国家的董事局制度,希望未来可继续发挥“房屋实验室”的功能,为房策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我哋进取啲、肯接受风险,有角色去协助政府做佢兼顾唔到,或者佢唔够胆做嘅野,达到互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