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协70年】消失的首个公屋上李屋 居民忆独立厨厕房度无忧童年
60多年前,由房屋协会兴建的全港首个公共出租屋邨上李屋,于深水埗落成,开启往后的公营房屋历史。虽然上李屋原址已重建成乐年花园,但屋邨人的一份浓情,未有因时间流逝而褪色!
曾在上李屋居住10多年的梁维婉(Sandy),由昔日“通山跑”的小女孩,变成银发一族。她说,一家人当年由中环的板间房搬至上李屋,享受独立厨厕,除了改善生活环境,亦与同屋邨的小朋友四出“串门”,度过无忧童年。
走过深水埗东沙岛街与保安道,会见到几幢楼高仅13层的大厦,其名为乐年花园,前身正是香港首个出租公共屋邨的上李屋。于1952年落成的上李屋,当年提供360个单位,合共5幢楼宇,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房屋,而Sandy一家人正是其中的幸运儿,获抽中安排入住。
搬居后邻里关系改善
Sandy说,年幼时已随父母入住上李屋,百多呎的单位内,有自己的厨房、厕所及一个露台,“觉得好舒服,虽然唔系大又住咗好多人,但系比以前住中环唐楼嘅板间房,真系好好多。”
她又称,未搬家前妹妹刚好出世,每晚的哭啼声常惹来邻居投诉,邻里关系欠佳,但搬入上李屋后,一切都有所改变:“我哋同邻居关系好好,大家日间唔会闩门,成条走廊都系小朋友一齐玩,啲师奶得闲又会一齐打牌。”
翻开泛黄的老照片,虽然事隔半世纪,但小时候在家中楼下沙地玩耍的情景,对Sandy而言,彷如昨天。“啲男仔多数都喺度踢波,我哋女仔周围跑,大家都系乜都玩一餐。”她仍然记得,当时由于只得极少市民拥有电视机,所以一班小朋友常常结队到有电视机的邻居家门外“窥看”,“当时系睇丽的电视,但成班细路踎喺门口,最后屋主唔耐烦放晒我哋入去,做完节目我哋先散场。”
基层家庭不用怕加租
在上李屋居住十多年后,Sandy举家便搬至北角健康邨,因为家庭成员数目一直增长,“我有五兄弟姐妹,我系最大𠮶个。”她说,当家庭成员越来越多时,“打地铺”都不够地方,故房协职员得悉后,便安排她们全家人调迁,“搬去港岛都方便嘅,我𠮶时中学喺港岛区,以前无过海隧道要搭船同转巴士先返到学。”
离开上李屋搬去更大更新的出租房屋,Sandy坦言没有不舍得的情绪,但就十分认同当初由板间房“搬上楼”,的确令一家人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基层家庭唔使怕加租,就算加都唔会太多,对我哋一家系一个好大嘅帮助。”
虽然离开上李屋多年,但Sandy至今仍记得当年“收租姑娘”每月底逐家逐户收租的情景,“大家每逢𠮶一日,都会坐定定等佢上嚟收租,都无见过有人话唔交租嘅,大家惊无得住多过无钱交租。”访问当天,Sandy与记者走到乐年花园,昔日的上李屋早于90年已清拆重建,过去留下不少汗水与欢笑声的沙地与草地,现时已变成一片石屎森林,“所有嘢真系唔同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