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协推算单身人士轮候26年可上公屋 㓥房户居住环境差宁做麦难民
全港现时约有9.27万个㓥房,不少基层市民住在环境恶劣的狭小单位之中,社区组织协会社区组织干事吴卫东出席电台节目指,组织推算目前非长者单身人士轮候公屋,在计分制下要轮候26年才能够上楼,举例指一名30岁的单身人士,要等候至56岁才有机会上公屋,而且㓥房居住环境太差,形容是“租咗瞓唔到”,逼㓥房户沦为“麦难民”,加上政府虽提供资助宿位,但规定入住年期仅得半年,令不少露宿者却步,“半年后训返街,连个门隙位都无埋。”
社区组织协会社区组织干事吴卫东出席商台节目《政好星期天》时,批评政府放任租金一直上升,每年兴建2万伙公屋亦追不及轮候数目,透露现时㓥房平均月租要4500元,月入近万元的单身人士,要拿一半薪金来租屋,负担不起食用及交通费。
再露宿情况倍增组织推算现时非长者单身人士轮候公屋,在计分制下要轮候26年才能够上楼,吴卫东表示据过去观察,不少露宿者会出现“再露宿”的情况,由5年前平均2.8次,增加至去年的4.4次,“一个人帮佢上楼、上宿位,之后又再训街。”
他续称因政府支助露宿者居住宿舍仅6个月,而非资助宿舍更只得1至3个月,“其实好无奈,本身佢可以喺尖沙咀政府建筑物霸到个门隙位,同你讲‘如果我跟你上宿舍,半年后又训返街,我连个门隙位都无埋。’”
宁做麦难民:好过㓥房!
兼职保安员的陈先生月入约6,000多元,但租金已达4,000多元,“就算申请综援,我都无屋住,而且我有能力做嘢,点解要拎呢啲福利呢?我哋呢啲人,都系想要返间屋姐。”由于㓥房单位只有80呎,一开门便是床,加上单位只有一个抽气的窗,他宁愿到快餐店睡觉,“仲好过自己屋企,起码空气流通啲。”
租用板间房的Monica,房间只有约30至40呎,由於单位常有木虱,令她难以入睡,“有次去楼下麦当劳坐,又觉得几好㖞,主要系无虱咬你。”故现时每晚上也会到快餐店休息,板间房只用来放置杂物,“适应咗、唔紧要嘞,天光咪走啰。”Monica坦言未有考虑入住单身宿舍,“住咁短,霋时间可以去边。”
吴卫东指政府虽提出推出社会房屋、货柜组合屋等过渡性房屋,但主力靠非牟利机构觅单位及营运,变相增加社福机构的压力,“靠社联、靠我哋,但我哋揾到几多呢,点解政府对富人咁宽松,对穷人就咁多限制呢。”他续称现时约有2,000伙社会房屋,根本供不应求,促请政府担当主导角色,承诺提供更多伙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