㓥房环境差宁住快餐店 麦难民:快餐店坐住瞓 仍是最佳选择

撰文: 邓曦雯
出版:更新:

趁着立法会事务委员会会议今日举行有团体和在24小时餐厅居住的无家者在立法会外请愿。有无家者表示,㓥房环境比快餐店更恶劣,即使在快餐店需要坐着入睡,仍然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有无家者表示,㓥房环境比快餐店更恶劣即使在快餐店需要坐着入睡,仍然是目前的“最佳选择”。(资料图片/江智骞摄)
陈先生成为无家者已一年。(邓曦雯摄)

成为无家者约一年的陈先生患有心脏病及湿疹等长期病患,刚退休不久的他,原先有较稳定的工作,由于月入高于可申请资助宿舍的9600元以致未能申请入住宿舍,唯有勉强租住㓥房,但他形容㓥房环境欠佳、空气不流通、又有木虱,“隔离屋大声啲都瞓唔到”,后来在退休后入不敷支,决定搬出㓥房,到有监控录像灯光的快餐店过夜。

虽然如此,他只晚上睡觉亦未能“一觉瞓天光”,只能坐着入睡,睡睡醒醒渡过一晚,早上再起来上班。他指,现时只可做一些能配合复诊时间的散工过活,等候公屋两年仍未能上楼,希望政府可以重新考虑租金管制及增加资助宿位。

May(右)和陈先生(左)到立法会外请愿。(邓曦雯摄)

60岁的May每日拖着接近20公斤的家当到处游走,曾多次被食肆及巴士拒绝上车。身为精神病康复者的她,现时有进修辅导课程,但眼见身边有不少麦难民有精神病及情绪受困扰,自己无力帮助全部人,可见政府为无家者外展队增加医护人手的重要性。

社区组织协会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完成的无家者研究发现,俗称“麦难民”,在二十四小时快餐店居住的无家者,由2013年的57人大幅增加5倍至2017年的384人。

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吴卫东指现时政府提供的资助,只足够聘请一个半职护士加入外展队,44个小时的外展服务中只能有22个小时同行,非常不足。

吴卫东(右)指现时政府提供的资助只足够聘请一个半职护士加入外展队,44个小时的外展服务中只能有22个小时同行,非常不足。(邓曦雯摄)

冀政府延长入住资助宿位时间

调查亦与116名麦难民进行深入访谈,发现无家者人口有年轻化及女性化趋势,并就调查所得提出七大诉求。除了上述提及的增加住宿服务宿位,及增加外展医护人手,亦希望政府能够延长资助宿位居住时间至三年,检讨单身人士公屋配额及计分制等。集会持续约20分钟后,社会福利署高级主任代表接收请愿信,人群和平散去。

社区组织协会和在二十四小时餐厅居住的无家者在立法会外请愿。(卢翊铭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