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副食品批发市场闲置 放置政府杂物 拒换地建公屋

撰文: 黄卓然
出版:更新:

审计处报告发现部份副食品批发市场设施遭闲置或用作非拟定用途,部分过半舖位遭闲置,亦有部分位处闹市的市场附属设施,被其他政府部门用作放置杂物。长沙湾蔬菜批发市场十年间批销量大跌四成,土地原本可作公屋发展,惟渔护署却要求比原来大三成的土地搬迁,致搬迁计划落空,批评署方浪费珍贵土地资源。

1月时拍摄的照片所见,长沙湾副食品批发市场存放大量杂物。(审计报告)

本港现时有12个公营新鲜副食品批发市场,及3 个私营新鲜副食品批发市场。审计署人员于去年 11 月和 12 月,访查由渔护署管理的长沙湾副食品批发市场和西区副食品批发市场,结果发现,西区副食品批发市场,有数个档位违规兼卖零售;有租户租用码头,却用来卸下卷装布匹等非鱼类产品货物。

油麻地果栏拖47年未重置。(资料图片)

审计署指出,上述情况非个别事件。过去 10 年,公营批发市场的鲜活食品批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均有所下跌,令多个副食品批发市场设施闲置,部份更应积极搬迁,以释出珍贵土地。报告指,由菜统处经营的长沙湾蔬菜批发市场,早于1998 年被划作住宅用地,原定用作发展公屋,公屋计划要在市场迁置后约 5 年才可完成。规划署曾提议不同地点,以迁置该蔬菜批发市场。不过,渔护署认为地点不适合。至2011 年,食物及卫生局检讨后认为应迁置该蔬菜批发市场,以供应土地发展住宅,不过渔护署要求新用地面积最少要有2.5 万平方米,较现址的总面积多出 32%。审计署指,在2005/06至14/15年,9年间该市场的批销量大幅下跌四成,要求渔护署须仔细检讨要求是否合理。

由于多个市场空置率高,渔护署把半数办事处和近三成的附属设施,编配给政府部门放置杂物,审计署建议应定期为现已编配给政府部门的市场设施刊登招租公告,方便贩商租用,及考虑作贮物以外有益的用途。

除公营副食品市场,私营的油麻地果栏长期对附近一带造成交通和环境滋扰。早于1969 年行政局的决议,已指出政府应将该果栏重置于政府兴建的批发市场。2007年的审计报告曾指出落实重置果栏的工作进展不大。惟至今年,即行政局于1969 年作出决定后约 47 年,果栏仍未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