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园首年仅处理六千吨受管制废电器 较设计处理量低八成

撰文: 劳敏仪
出版:更新:

香港首个废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及回收设施“WEEE.PARK”上周三(7日)全面营运,惟环保署只要求首年处理量为6,000公吨,远较设施预期的3万公吨处理量低。设施营运商欧绿保指,废电器产品生产者责任计划于今年8月始实施,有信心回收量及处理量会逐步增加。

“WEEE.PARK”厂房内囤积约300公吨废电器,欧绿保指2至3星期内可完全处理。(劳敏仪摄)

位于屯门环保园的“WEEE.PARK”由政府出资逾5亿元兴建,占地3公顷,预计提供每年3万公吨的处理量,回收及处理共8类受管制废电器,即所谓“四电一脑”,包括冷气机、雪柜、洗衣机、电视机、电脑、打印机、扫描器及显示器;透过除毒、拆解和循环再造等工序化废为材,成为有价值的二次物料,以支援废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计划的实施。

政府又委聘欧绿保综合环保(香港)有限公司为处理设施的营办商,负责设计、兴建及营运“WEEE.PARK”。

废电器分拆成有用原料 循环再造

记者今午(16日)到“WEEE.PARK”参观,厂房设计结合绿色建筑元素,尽量采用天然光和自然通风,并设有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厂内设有4条处理线,包括一号线处理雪柜、二号线处理冷气机、三号线拆解及分类物料、四号线为电视屏幕除毒,废电器会分拆成铁、铜、铝、塑胶、玻璃等原料,再卖给本地企业循环再造。

废电器透过除毒、拆解和循环再造等工序化废为材,变成塑胶、铝、玻璃等原料。(劳敏仪摄)
林国麟表示,不担心欧绿保与市场回收商竞争,但若未来有需要,可延长运作时间,将处理量提升至5.7万公吨。(劳敏仪摄)

首年处理6千公吨废电器

香港每年产生约七万公吨的废电器电子产品,当中约85%是“四电一脑”,政府预料屯门的回收设施每年可处理当中3万公吨,占整体电子废物约四成,并可按需要延长运作时间,将处理量提升至5.7万公吨。

今年1月“WEEE.PARK”已拆解的废旧电器及电子产品达357,849公斤,当中洗衣机占46%,其次是电视(32%)。环保署首席环境保护主任(废物管理政策)林国麟表示,首年(即去年10月至今年10月)合约要求“WEEE.PARK”设计处理量为6,000公吨,预计到第三年厂房才达设计处理量的3万吨;若未能达标,署方会按合约条款向承办商扣减营运费用。

2至3星期可处理300公吨废电器

至于运作上会如何配合?欧绿保正全港陆续扩展收集网络,设立五个区域收集中心及八个卫星收集点。收集网络备有智能追踪及报告系统,配合车队在全港收集市民弃置的“四电一脑”,提供物流支援。

郑坚明表示,首年6,000公吨处理量是保守估计,有信心可超额完成。(劳敏仪摄)

欧绿保首席技术总监郑坚明表示,“四电一脑”由葵涌、观塘、黄竹坑、上水收集中心所得,其后将扩展至元朗,日后也会逐步增加回收车队数量。

参观期间,厂房已囤积约300公吨废电器,他预料2至3星期可完全处理,并指目前每月回收100至200公吨废电器,若全速运作下,“一个钟可以处理40部雪柜”。

每年1千部“再生电器”增有需要家庭

“WEEE.PARK”又设有复修工场,会将收集到而仍可运作的电器修复成“再生电器”,转赠给有需要的家庭。

目前“WEEE.PARK”每月收到约300个“再生电器”申请,均必须由社工及非牟利机构转介。林国麟表示,“香港人都几浪费,电视唔够大就丢”,政府订下每年送出1000部“再生电器”目标,以尽社会责任。

“WEEE.PARK”回收全港四电一脑,转化成为有价值的二次物料,或复修后转赠有需要家庭。(劳敏仪摄)

此外,“WEEE.PARK”设有公众展览厅,透过导赏服务让公众了解回收处理废电器电子产品的运作过程,日后将接受团体预约参观。

环保署今年8月1日实施废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计划,“四电一脑”供应商须向环保署登记,并缴付每件产品15元至165元循环再造费,才可分发电器予销售商,政府又委托欧绿保负责回收处理旧电器。

“WEEE.PARK”厂房内设有4条处理线,再造原料会卖给本地企业循环再造。(劳敏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