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无”再定义 关爱基金始祖周永新忧扶贫变质:不如设补漏基金

撰文: 陈淑霞
出版:更新:

以扶贫作定位的关爱基金,近日频频被政府高官以“补漏拾遗”挂于嘴边。
事件源于刚出炉的财政预算案遭全城炮轰“派糖”不均,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连日来急忙“补镬”;指将透过关爱基金“补漏拾遗”,并重新定义“N无人士”涵盖范围,指或包括初出茅庐、毋须交税年青人及家庭主妇等,更指政府为此会额外注资逾10亿元。
不过,当年有份筹组关爱基金、并牵头执掌“N无”定义的主力兼社福界权威学者周永新则指,倘政府认为“N无”定义过时,欢迎开放检讨,但需审慎行事,否则将令基金扶贫原意变质:“唔好派糖有漏洞,就借关爱基金补镬,不如另设‘补漏基金’,额外派钱畀佢哋好过。”

周永新促请港府对“N无人士”再定义时,勿偏离关爱基爱原则。(资料图片)

有香港“社工之父”之称的周永新,是港大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荣休教授,过去曾受港府委托研究退保方案,亦是关爱基金执行委员会及督导委员会首届委员,过去亦曾担任扶贫委员会委员。

周永新:关爱基金原为覆盖综援制度以外漏网之鱼

周永新指,关爱基金成立之初,原为覆盖综援制度以外的漏网之鱼;他又指,当年参与工作小组负责定义“N无人士”时,共花数个月时间研究及咨询,考虑到居于不理想居所的基层住户的经济困难,遂敲定以非公屋及非领取综援的贫穷户作界定。

周永新指,他们曾一度考虑以轮候公屋“上楼”申请人士划线,惟房委会却以私隐为由,拒绝提供轮候名册予扶委会作参考,有关提议遂就此作罢。

原先“N无”定义经深思熟虑

周续指,有关定义经深思熟虑,对于港府拟就“N无人士”再定义,他欢迎相关做法,但认为政府需慎思而行,坚守关爱基金以扶贫及设资产审查的原则,“但好似今次呢班新‘N无人士’定我哋以往界定嘅唔一样。”

关爱基金过去3度发放“N无津贴”,支援非公屋、非综援低收入住户。(资料图片)

忧关爱基金变质  非补政府政策漏洞

他又忧虑,倘以财爷所述逻辑而言,将衍生不少迷思,亦令关爱基金变质,“又例如,想买自愿医保嘅市民,但又唔够钱,咁又应唔应该包呢?”他强调,关爱基金虽以“补漏拾遗”为主调,但所谓“补漏”,并非“补政府政策漏洞”,而是支援政府福利制度外的漏网之鱼。他说:“宜家派糖有漏洞,就用关爱基金去帮手,出师有名啲啊嘛,不过呢个想法好差。”

周永新:陈茂波应自己负责 唔好搞关爱基金

他又批评应由陈茂波负责:“佢(陈茂波)自己搞出嚟嘅嘢,自己负责返,唔好搞著关爱基金啦。”

他又建议,港府如欲“补镬”,宜向该批由政府新定义的“N无人士”作一次性派钱,“一次过,唔会有手尾,唔会令人误会之后都有得派,因为之前‘N无’津贴都派咗成3次。”

事实上,政府向关爱基金额外注资早有先例,前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于2011年全民派发6千元,惟当时未有涵盖新移民,遂向基金额外拨款15亿,通过向低收入新来港人士发放津贴,被问到港府是否借鉴上次经验“重施故技”时,周永新认为两次情况类似,但今次带来的影响将更深远,“上次讲明只得一次,唔系年年都派;但今次如果扩阔‘N无’定义,可能会带畀社会错觉。”

关爱基于2011年初成立 曾三度推“N无津贴”

关爱基金于2011年初成立,原意是由官商共同扶贫,据其官网介绍,基金主要向经济上有困难市民提供援助,特别是未被纳入社会安全网,或虽然身处安全网但仍有特殊需要、而未获得照顾的市民,至今先后推出45个援助项目。

基金分别于2013、2015及2016年三度推出的“N无津贴”,向居于恶劣环境如㓥房、板间房、工厦及无家者等无领取综援的低收入住户,提供一次过生活津贴,共有约13万户受惠,前后支出合共10.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