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案】陈茂波希望关爱基金补漏拾遗 蔡海伟认为执行上不容易
财政预算案于上周三(2月28日)公布后,有不少市民批评未有全民派钱。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早前表示,希望以关爱基金作补漏拾遗之用,帮助未有于预算案受惠的市民。不过关爱基金扶贫委员会委员蔡海伟表示,基金向来以家庭作单位提供协助,与陈的建议不同,在执行上并不容易。
蔡海伟今(4日)与4名嘉宾出席“城市论坛”,讨论预算案。他表示社联向来不赞成派钱,因对社会发展作用不大,政府应将资放在投资社会,而这次预算案主要是基层及中层受惠,中间阶层相较尴尬。对于陈茂波表示,以关爱基金作补漏拾遗之用,他认为要发挥这种作用不易。
关爱基金以家庭作单位 若以个人计算“会相当头痛”
他续称,陈茂波于网志指希望协助收入不高,但又不领综援的人士,但基金向来多是以家庭作单位给予协助,而陈的建议是以个人计算,与基金原本做法、方向不同,若根据其说法提供协助,“会相当头痛”。
蔡海伟又表示,虽然预算案中,福利开支上升,但问题未必能即使解决,因为“会做唔切”。他续称,政策需要长远规划,例如当局希望增聘1200名社工,但培训社工需要时间,并非增拨资金后,就能立竿见影。
理大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钟剑华表示,今年要求派钱的呼声较过往多,当中更包括意见领袖,当中原因与政府推行的政策有关。他续称,政府在一些长远策略上,未能满足市民,例如尚未推行全民退休保障;而且今次“派糖”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有部分市民未能得益,这些因素都使派钱呼声上升。他认为预算案是政策工具,如何达致重新分配财富至为重要,并批评政府将一些原本应由自己推行的扶贫政策,交由关爱基金处理,将责任推走。
107动力召集人何民杰表示,认同预算案扩阔税阶,因为随著通涨上升,有更多人跌入税网,但其实他们的实质工资未必有提升。他形容这次修正合理,“唔应该入税网嘅人就唔洗入”。
预算案亦提到,向有需要的学生发放2000元。身为学生的社协儿童权利关注会主席梁卓琪表示,如得到2000元,会投放在课外活动之上,但认为现时金额太低,只足够她交一期学费,故政府应将资助转为恒常化。同为学生的关注会副主席张东衔认为,2000元资助聊胜于无,但未必足够,他认为长远而言,应检讨学生资助申请计划,令更多有需要的学生受惠。
蔡海伟政府可考虑豁免“学债”
蔡海伟则认为,政府可考虑豁免大学生的“学债”1至2年,相信对他们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