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案】拟增1.38亿推小学“一校一社工” 社总忧削走辅导员

撰文: 胡家欣 邓颖琳
出版:更新: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今日(28日)公布,2018/19年度教育整体开支预算为1,137亿元,占政府开支预算约两成,比2017/18年度修订预算增28.4%;经常性开支预算为846亿元,比2017/18年度修订预算增加5.6%。教育的经常性开支有不少新措施,包括政府拟于2018/19学年起增加公营小学资源,每年拨款约1.38亿元,加强及优化社工及辅导服务,以达至“一校一社工”的目标。消息人士指,希望学校可灵活运用津贴选择合适校本情况的辅导服务,故未有为全面落实“一校一社工”设定具体时间表,亦不会一刀切要求学校符合“一校一社工”。

教协与社总均认为政府需于小学设一校一社工、一辅导教师,并增拨资源予社工督导工作,防止类似临临事件的虐儿惨剧。(资料图片)

近来发生的虐儿及儿童轻生个案,引起社会关注儿童的辅导支援情况,不少声音建议小学及幼稚园落实“一校一社工”。港府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中公布,拟在2018/19学年新增1.38亿元经常开支,让公营小学加强及优化社工及辅导服务,以及改善特殊学校的学校社工编制,期望最终达至“一校一社工”。

现时,大多官立或资助小学每学年会按班级数目获发“学生辅导服务津贴”,让学校购买学生辅导服务或聘用学生辅导人员。据了解,本港现约有100间学校聘用学生辅导教师,近300间学校正外购社工服务、设有“一校一社工”。

学校可按校情自决 聘请注册社工或继续聘辅导教师而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新建议下小学可按校情,自选合适方案,包括:

第一:外购驻校社工服务

例如现时开24班的学校,每学年只获约71万元,新建议下将增至约90万元,并可获“监督费(supervision fee)”,以监督社工、让社工可向更专业的业内人士寻求指导,估计一位“监督员”会负责跟进8至10个社工。而此方案下,学校须聘请持有学士学位的社工,若现有社工并未持有学位,料可获过渡性安排,惟有关安排不适用于新合约或续约。

第二:学校直接聘请一位持有学位的注册社工

社工薪金将实报实销,学校另会获发“监督费”;而选择第一或第二个方案的学校,需“腾空”原有的学生辅导教师资源。

第三:学校可维持现有做法、继续聘请学生辅导教师

学校亦可选择继续聘用学生辅导教师,惟此类学校只获局方下调申请班数门槛后的额外津贴,而不会获发“监督费”。

社会工作者总工会总干事许丽明批评,新方案未有为学校增拨人手,只是拨钱全面取替现有辅导专业人员为社工,以及提高现职社工资历为学士学位,质疑能否改善小学辅导服务。 (资料图片)

至于为何未有一刀切或为全面落实“一校一社工”定下时间表?消息人士解释,是希望让学校自选合适模式,“不宜铁板一块,不希望有长官意志。”

社总总干事许丽明:无加到人手 只系拨钱取替部份现有辅导人员

虽然​政府消息人士称,新建议下细校获得的资源较现时为佳,“如果细校本身只获0.5个学生辅导教师津贴,建议下可请到1个社工。”而设有辅导团队或一直聘用学生辅导教师的学校,亦可按校情继续做法。

但曾任小学校驻校社工、有十几年前线教师经验的香港社会工作者总工会总干事许丽明认为,今次拨款或鼓励学校全面以社工取替现有辅导专业人员,非常担心新方案会令部分现职社工面临失业,“无加资源加强学生辅导服务,建立安全网,仲要危害两种同事,包括副学位的社工,以及辅导人员,意味他们会无工做。”她指出,不少学校已聘约1位学生辅导人员,而现职辅导员已在学校与师生建立关系,并跟进有需要个案;而政府要求聘请学历高的社工,但未提及经验要求,她直言对能否改善辅导服务有疑问,促请政府应在学校现有资源上,再提供津贴额外聘请一位社工。她举例指,“特别是自闭症学生,若没有了一直跟进的社工,对他们有好大打击。”她又认为,拨款应由教育局改为劳福局负责,以保障社工的专业自主。

教育大学幼儿教育学系一项调查发现,父母双方的合作度强,有助提升子女的社交能力。(资料图片)

另外,按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政府将会透过奖券基金拨款约5.04亿元,推出为期三年的先导计划,分阶段为全港760间资助幼儿中心、幼稚园及幼稚园暨幼儿中心,共约15万名学童及家庭提供社工服务。据了解,计划将于2018/19学年推出,不过落实细节,例如每一位社工对学校的比例,以及聘用的职位等均未有提及。

社总代表、有11年幼稚园社工及督导经验的林惠芬表示,质疑计划拨款金额能否足以聘请具经验及持学位的社工主任,或有意压价。(资料图片)

幼稚园社工及督导质疑金额细 或未能请社工主任

社总代表、有11年幼稚园社工及督导经验的林惠芬质疑,计划拨款金额未必足够聘请具经验及持学位的社工主任,批评政府有意压价。她解释,若以“两校一社工”推算,聘请具十年经验、持学士学位的助理社会工作主任(ASWO),政府一年需拨款约3亿元;若只聘请只有5至6年经验、持文凭资历的社会工作助理(SWA),一年只需1.6亿元,贴近政府现有的拨款金额。

她认为,驻校社工岗位需应对学校、医生、警察等不同持份者,亦要为个案撰写报告,而SWA一般只是协助跟进个案及举办活动,未必能胜任该职位,认为政府有必要解释计划的细节。她又促请政府在3年计划过后,为幼稚园设立“两校一社工”,以改善幼稚园的社工服务。

政府应加设幼稚园社工指引

大埔浸信会社会服务处助理社会服务协调主任孙美琦则形容,试验计划是“有好过无”,为设立幼稚园驻校社工走出第一步。但她指出,目前幼稚园未如小学般制定社工指引,确立社工角色、服务范畴、行政及财务安排等,建议政府新增指引。她又指,现时院校的社工学系并未针对幼儿教育,期望政府推出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