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行】一年成效? 上水站人龙依旧 药房无减 物价续升

撰文: 林裕华
出版:更新:

去年今日,内地政府把深圳户籍居民的“一签多行”赴港签注,改为“一周一行”,回应港府所求,解决水货客及旅客承受力问题。一年过后,有否成效呢?综合各方数据及现场观察,虽然内地访客减少,但饱受困扰地区如上水,水货客人流依然不绝,每10分钟平均逾200名水货客进入上水港铁站;药房无减,比一年前还多1间,至50间;街坊小店难立足;铺租有升无跌,升幅达10%至15%。有关注团体批评,“一周一行”对解决水货客问题并无显著成效,要求港府促请内地海关,严打水货客走私,才为治本之法。

一周一行旅客逾400万人次 占内地访客总数一成

据入境处统计,去年4月13日实施“一周一行”后,至上月初,内地访客人次为4千249万495人,同比减8.6%,“一周一行”访客有438万412人,占约10%,“一签多行”访客有631万5320人,同比减 57.3%,据知,至所有为期一年的签注期满后,便减至0。

入境处的“风沙”行动至今已拘捕逾2,000名内地水货客。(入境处图片)

除了“一周一行”,港府去年曾跨部门打击水货客问题。当中地政总署至今年初,共向39幅违反土地契约,建有未经批准建筑物的土地业权人发警告,其后全数业权人自行清拆。就工厦单位改作零售商店,可能违反土地契约,该署则曾在屯门、元朗和北区的工厦,向45个单位业主发警告,其中3个单位于限期前无纠正,终被收回。

而入境处自2012年9月起执行的“风沙”行动,至本月11日,共拘捕 2,760名涉从事水货活动而违反逗留条件的内地访客,及17名涉聘用他们的本地雇主,当中217名内地访客被定罪。“怀疑水货客监察名单”至本年3月,亦已有约20,300人在内,拒绝入境人次逾52,200。

上水站的月台依然和近年一样,逼满水货客。(林松澧摄)

上水站人龙依旧 10分钟内逾200水货客入闸

不过,港府连串行动对饱受水货客问题困扰的地区,仍未见改善。以上水为例,与一年前相比,虽港铁上水站地下C出口塞爆水货客的场面不再现,但水货客人龙只是从地下迁至上层大堂。香港01记者上周曾在下午时段,即走水货高峰时段,在现场观察,10分钟内,有约260名拿著大箧小包的水货客入闸,形成人龙,货品包括奶粉、尿片、食品等。

上水的药房无因一周一行实施后而减少,水货客亦络绎不绝。(蔡正邦摄)

药房无减 租金续升

至于“水货泉源”之一的药房,北区水货客关注组去年6月曾于上水点算药房数目,石湖墟一带有49间。香港01记者近日再次点算,发现“一周一行”实施,未令药房生意减少,数目反而增1间至50间,若把其他主力卖水货的商店计算在内,更逾100间。而主要为民居的上水,亦有很多游客区才会有的商店,如找换店、金铺、化妆店等,在区内都逾30间。

上水区的租金更是有升无跌,据差饷物业估价署在新财政年度(2016至2017年度)的重估差饷租值,上水旺区舖位租值,平均同比上升约10%,个别更升15%。而其他过去曾发生“光复行动”的地区,药房及水货店亦成行成市,元朗寿富街一带有25间,屯门仁政街及乡事会路一带有18间,货物阻街,当街分货情况仍常见。

关注团体:一周一行无成效

北区水货客关注组发言人梁金成批评,由有关数据可见“一周一行”并无显著成效,而铺租续升是对北区居民的致命伤,因有连锁效应推高物价,被水货客滋扰生活之余,亦加重生活负担。他指要打击水货客问题,主责还是在内地海关,要求港府促请内地海关,严打水货客走私。不过,在上水有药房生意的港九药房总商会理事长林伟文指,“一周一行”实施后,上水人流明显减少,药房生意大减20%,表明不满有关政策,漠视生意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