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换心男童邓启谦康复上学 邓妈妈:终可一起吃饭拥抱
11岁邓启谦因患心衰竭,去年在医院度过农历新年,因“善心人”捐心拯救,活泼小男孩才从病榻重生,创造了使用“人工心”长达282日的纪录。康复出院大半年,曾经插满喉管的谦仔,变回一个寻常小朋友,爱玩平板电脑,玩电子游戏、听音乐,较少运动,有个小肚腩。今年欢度农历年假后,谦仔于2月26日将重返校园。他首度展示腹、额头的多道手术疤痕。被问及求心过程及做大手术的手术,他总是笑着回答:不痛、不记得。为什么呢?
过新年前,母子在上环一个斗室受访。时光倒流至去年6月12日,谦仔成功换心,其后与一众帮助他的医护见传媒。那时的他,坐着轮椅,公开向捐赠者及家属说“多谢”。大批镁光灯下,主要由邓妈妈诉说求心过程的心情跌宕起伏。
“只记开心事情?”谦仔咯咯大笑
这次访问,他首度展示腹、额头的多道手术疤痕。做手术痛不痛?他不花一秒思索答:“不痛。”安装“人工心”辛苦吗?“不会。”
此时,邓妈妈尝试为孩子重组记忆:“洗伤口时,谁在哭,叫姐姐(姑娘)轻力一点,记得吗?”谦仔腼腆笑着承认“记得…”记者在温馨母子对话之间插嘴:“只记开心事情?”谦仔即咯咯大笑。
如今母子回复平淡生活,惟因安装“人工心”喉管、两次换心手术、因脑中风而做的脑部手术,一道道疤痕将见证谦仔重过新生。
邓妈妈说,谦仔康复很理想,虽然每日要吃抗排斥药,也不能吃鱼生、寿司等生冷食物,但其他方面与一般儿童无异。屋子内有积木玩具、模型等,闲时拿着iPad玩,月前又有医护人员在公余时间教他踩单车。至于学业方面,他换心后由香港红十字会医院学校老师授课,之前每星期上两课。新年假期后,他将继续暂停了两年多的学业。
“以后可以想想,他可以正常和我吃饭,可以坐在一起、拥抱。”
捐心者家属失去挚爱却有此重大决定
爱儿曾徘徊鬼门关,邓妈妈看着他的手术伤疤,胸骨被剖开两次,令她忆起心痛等待的日子,又不忍落泪。
谦仔换心成功,她满是感恩:“以后可以想想,他可以正常和我吃饭,可以坐在一起、拥抱。”
另一边厢,她却明白捐赠者的痛:“当知道有(换心希望),是特别开心,但心里想,有心可以换,即是代表有一个不幸的人会走。
“当他(捐心者家属)失去挚爱又要做很大的决定,再去帮另一个人,我觉得他们心地好犀利,好劲。”
“当他(捐心者家属)失去挚爱又要做很大的决定,再去帮另一个人,我觉得他们心地好犀利,好劲。”
“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
谈到新年愿望、未来,谦仔未清楚回答到,思考几秒:“想不到。”新年想玩什么?“玩iPad。”
“真的要好感恩,好多谢捐赠者。起码见到他康复,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之前会想很多事,现在会想,以后好好地生活,好好地教育他。只想他健康,帮到其他人。”邓妈妈说。
邓母上了人生一课,以前不太认识器官捐赠,但这善行切实救活了一条命,她坦言已加入了卫生署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如果人有一天不在这世界,可以帮返人,我觉得是几值得的。我无什么可以帮到人,但去世之后还可帮好多人,是几好的。”
谦仔自2014年12月开始出现心脏衰竭征状,2015年10月更出现呼吸困难入住大埔那打素医院,同月转至玛丽医院儿童心脏科,证实患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谦仔情况持续恶化,心脏功能一度仅余9%。换心前的整整10个月内,医生为他替换了共15个俗称人工心的人工心室辅助器,并接受过1次脑手术及1次胃内窥镜治疗。等候心脏移植期间,使用人工心长达282日,破了全亚太区纪录,为最年轻、接受人工心时间最长、而又成功换心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