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狗年】“干冬湿年”、“过冬唔冻过年冻”民间智慧信得过?

撰文: 罗俊文
出版:更新:

老人家常说“干冬湿年”,意思即假如冬至没有下雨,农历新年便会下雨。本港早前冬至(22日)没有录得雨量,若按照这传统说法,难度今个新年注定落雨?另一传统说法“过冬唔冻过年冻”,究竟又有没有根据?

冬至最重要的意义是同聚一堂、热热闹闹食餐饭。(资料图片)

冬至天气数据(2017年12月22日)
绝对最高(摄氏):19.1
平均(摄氏):16.8
绝对最低(摄氏):14.5
总雨量(毫米):0

天文台去年发表网志指,翻查过去有关冬至及农历年初一的统计资料,并以有降雨的日子定义为湿,没有降雨的日子定义为干,发现香港自1884年有纪录以来的“干冬”日子,仅有接近半数有“湿年”伴随,代表以“干冬湿年”来预测本港天气其实与掷硬币无大分别。

今年新年冻不冻,民间智慧能否带来启示?(资料图片)

地下天文台也曾发表文章,指出气候学上香港十二月受寒冷干燥的大陆性气流影响,天晴的机会较高;一月开始,温暖潮湿的海洋气流开始影响华南沿岸地区,天气变得多云间中有雾,适逢有冷空气南下时,两股气流相遇便形成云和雨,因此“干冬”和“湿年”其实没有直接关系。

(天文台网页)

本港过去的冬至最低温度为14.5度,并未归纳为寒冷天气,如按“过冬唔冻过年冻”的说法,难度今年新年又会很冻?天文台指,如将冬至和年初一的最低气温作比较,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因此看不出有“过冬唔冻过年冻”这种关系。天文台补充,每年冬至与农历新年相距的时间并不固定,一般超过一个月,期间影响香港的天气系统可以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冬至与农历新年的天气状况难以有特定关系。

据天文台公布、未经人手修订的延伸预报显示,下周末的气温走势将会回暖,年初一(16日)当日的气温,如参考最低温度预测,将有约三成机会回升至摄氏20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