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速递业务增长惊人占全球一半 迎来缺人手、高工资的樽颈位
2017年,中国速递包裹数量超过400亿件,占全球速递总量的一半。顺丰控股、美国联邦速递(FedEx)和日本雅玛多控股等海内外的物流大型企业为构建应对迅速增长需求的速递运输网正加快投资与战略性合作的步伐。中国的速递业已开始受到人手短缺和人工费上涨的困扰,无人配送等技术开发迎来新的阶段。
中国速递量于10年间激增30多倍,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中国国家邮政局统计,2017年中国配送的包裹数量为400.6亿个,同比增长28%,预计今年小包裹数量将增长20%。
速递网络决定了电商业务的命运,各电商巨头也积极致力于完善物流网络。为应对物流量急剧增长,中国最大的物流企业顺丰控股去年底前,将货运飞机数量从2013年的11架,增至40架,今后3年计划进一步增至55架。
阿里巴巴去年9月宣布,今后5年将投资1000亿元,推进物流技术的研发;其物流子公司菜鸟网络与顺丰等大型物流企业合作,提高仓库运营的效率,完善农村地区的物流网络,更提出国内24小时、海外3日的达货目标。
然而,由于竞争激烈,中国速递业务的盈利状况也出现明显的下降。2016年速递的平均单价从2006年的30元,下降至13元。另一方面,速递员人力成本上涨,包裹配送延迟和丢件的情况频发,逐渐成为社会问题。
京东集团则在自主建设物流网络的同时,推进无人仓库和自动驾驶卡车等节省人力技术的项目前,去年底在江苏开设了以传感器和自动搬运车运行的完全自动化物流中心。京东还在农村地区启动无人机送货服务。
另外,中国的收到海外速递也在增加。中国国家邮政局统计显示,去年来自香港及其他境外地区的速递包裹达到8亿个,同比增加34%。
美国联邦速递2018年1月在上海市郊外起用了13万平方米的巨大物流基地,基地配备自动流水线,1小时可分拣3.6万包裹。公司主管亚太地区业务的蕙嘉琳(Karen Reddington)表示,受跨境电商的普及和一带一路构想的推动,今后中国物流需求将继续扩大。
为应对跨境电商需求增长,国内外的物流企业纷纷加快实施投资与合作。京东集团与日本雅玛多控股合作,将加强迅速为中国消费者配送日本等货物的体制,而顺丰控股也于2017年与美国UPS展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