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论坛】港区人大代表性受质疑 各界盼做好中港桥梁
撰文: 邱靖汶
出版:更新:
新一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上周出炉,由不到2,000人的选举会议选出36名代表。在港台节目《城市论坛》中,台上嘉宾及台下听众皆质疑,港区人大代表能否向中央如实反映本港社会各阶层及光谱的声音,其中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及公众都期望,人大代表可向人大常委会如实反映敏感议题。
港区人大不向港人负责
论坛嘉宾之一、有份候选竞逐本届港区人大席位的前政协委员刘梦熊在节目上发言指,相对超级区议会几乎六四开的泛民与建制得票比例,人大选举会议中泛民主派人士的组成明显不足,亦没有泛民候选人胜出,质疑结果能否令北京听见香港泛民阵营的声音。
另一名嘉宾、时事评论员刘锐绍亦指现时港区人大是向“权力来源”负责,而非香港人,制度也局限了港区人大代表与大众的沟通,普罗市民亦难以向人大求助,代表未好好做到中港桥梁角色。刘建议代表必须公开地向北京提出意见、锲而不舍,从而造成压力及监察,而应在敏感性议题,如一地两检及刘晓波/刘霞事件上发声。
陈勇:有报告工作及接受市民求助
出席同一场合的港区人大代表陈勇指,自己是向全香港人负责,选举会议中有泛民主派人士,但当中有人拒绝出席及投票,未履行公民责任。他解释,自己有经工作报告及政党与社团办事处报告工作及接收市民求助,定当全力协助。
不少台下观众积极发言,其中有人批评各人大都为社会权贵,如何向内地提出劳工及基层声音;也有人建议修改选举会的组成,一半选委由民选投票而成。不过,不同光谱的人士都期望港区人大可以如实向北京反映港人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