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逾30年 医管局“大内总管”张伟麟明年退休:无遗憾 有挂虑

撰文: 张美兰
出版:更新:

自信、搏尽或许是医院管理局“大内总管”张伟麟医生的工作写照。他打一份工35年,做急症科医生出身,在前线冲锋陷阵廿载,至近12年掌管全港7个医院联网服务,既为病人也为庞大的医疗系统诊断解难。近年不少香港大学学生把“搏尽无悔”挂口边,身为校友的张医生明年4月退休,总结行医多年“无嘢遗憾”。然而,他坦言公院人手问题仍要受关注,包括必须着手处理医生退休潮与“断层”情况。

张伟麟医生于2018年4月正式退休,坦言行医多年“无嘢遗憾”。(张浩维摄)

医管局联网服务总监张伟麟明年“登六”,见惯大场面的他自言临床诊症“好叻”,点出医疗系统的隐忧亦毫不忌讳,直指未来要面对多个困难,“公立医院唔应该承担9成服务”,比例上可以改变,但实践有困难,包括觅地兴建医院、人手问题,“政府、病人应承担几多,咩叫基本权利,咩叫商品?要有定位。”他称病人其实可以有更多选择,例如他有份推动的公私营合作计划,向病人提供资助以使用私营医疗服务,也可以有跨界别合作的医社服务。此外,他直指香港基层医疗不理想,“不是不足,是不整合,政府大力推动系好事。”

张伟麟退休在即,同事纷纷送上小礼物,有人就送他一张画作。(张浩维摄)

公院服务需求大,病人轮候时间长,其中一个棘手问题是医护人手不足及人才流失。张伟麟指出,医生及护士每年流失率平均4%至5%,并非“唔健康”。不过,他已看到医护退休潮、断层问题,确保“梯队不断层”非常重要。他评估未来6至9年是关键,因未来3至5年会有不少资深医生退休,而部分专科分得太细、团队成员太少,“走1、2个人已影响承接”,故当局必须尽快着手处理,吸引新医生到“有危机”的专科。至于挽留人才的策略,他指已改善晋升阶梯,医生取得专科资格后5年可升为副顾问医生,也有奖学金保送医生出外接受培训。

医疗无革命性改革 只可循序渐进

医管局每年获政府拨款500多亿元,承担全港9成住院服务。医疗改革讨论近20年,见证公营系统演化的张伟麟认为,“医疗无革命性改革,只可循序渐进”,否则病人的照顾一定会受损,强调医疗系统有其历史演化。

急症科出身的张伟麟,虽然暂别临床工作多年,但医生名牌仍是珍而重之。(张浩维摄)
张伟麟曾为无线电视剧集《妙手仁心》顾问,讲解一个真实医生的专业做法。(受访者提供)

曾任威尔斯亲王医院急症室主管、屯门医院行政总监,至现时的联网服务总监,涉猎临床与医疗系统行政管理工作,他认为医生的职责从未改变,分别是临床医生及“系统医生”。

帮人会觉得自己有价值

行医逾30年,临床诊症、管理层、美剧《ER》字幕翻译及无线剧集《妙手仁心》顾问通通做过,要讲经典难忘事绝非轻易。反而有一幕他一直难忘,是初出茅庐时的小故事。他说,当时一名70多岁婆婆将病重的50岁儿子送院,儿子由救护车送至急症室,经抢救后返魂乏术。自行乘车、稍迟到院的婆婆受不住丧子打击,跪地恳求张医生“救多次”,悲伤场面可以想像。他说起此事仍历历在目,教懂他照顾病人家属的情绪是从医重要一环。又曾有1岁小朋友,左手突然无法动弹,张医生一检查便知是手肘的筋松了,只是轻轻一拧已经回复原位。

从医初衷,他言简意赅说是make a difference:“去帮人,自己会好开心,觉得自己有价值。帮人不只是帮件事。”面对工作挑战,他不视作难关,正面态度依旧。他指很多事情未必解决得来,因为有客观限制,只能解决部分问题,也没有带着遗憾离开医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