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肝男感激无私捐器官者救全家 捐赠者家属:助人是最有意义之死
“大爱恩人”撒灰纪念公园自7月成立,已安排了5位捐赠家庭使用服务,其中3位已经上碑,今日(2日)首次秋祭,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医管局联网服务总监张伟麟亦有出席,并以鲜花致祭。
政府近年致力宣扬器官捐赠,捐赠者家人愿意捐出家人器官,受赠者有幸重获新生,令无数家庭得以保持完整。51岁换肝重生的胡先生,过往任职货车司机,现正筹备开网店,卖自制曲奇饼。此外,2年前换肝一波三折、遭遇一度登上报纸头版的李先生(Stephen)康复良好,不须再靠拐杖协助走路。
多位出席嘉宾,包括陈肇始及香港器官捐赠行动小组召集人周嘉欢强调,外界多著眼于受赠者康复程度,但他们必须感激捐赠者家人的无私,挽救无数生命。
“最有意义嘅死亡”
邓先生的太太因中风离世,他回想当时虽感悲痛,但太太生前在老人院做善终服务,两人平日有讨论死后安排,邓先生认为帮助他人是“最有意义嘅死亡”。
受赠者享受新生命 开网店卖自制曲奇
受赠者胡先生因肺纤维化需要换肺,他形容换肺前十分辛苦,吃上一口饭亦需要休息。在医院等候两年才于2015年获捐出器官,跨过难关的他如今笑称:“本身个人已经大份(魁梧),好难有咁大个肺捐俾我”。本来任职货车司机的胡先生接受移植后,希望享受新生命,放弃旧有工作,筹备开网店,售卖自制曲奇。
因精神压力大,长期饮酒致肝硬化的李先生,2015年有机会换肝,开腹换肝一刻,却因捐赠者患癌,手术叫停。医生指若7日内未有合适肝脏,或有生命危险。苦等14天,他终等到第二个肝脏,移植手术成功,翻看太太呼吁捐肝的片段,慨叹捐肝者救了他们夫妇二人:“太太无咗我,点生存落去?”
换肝者曾指最痛是走路 今日走路再不需要拐杖
因长期卧床,李先生出现多个后遗症,包括手脚肌肉萎缩、坏死。他要重新学走路,锻炼肌肉。他去年情人节接受《香港01》访问时指,最痛的时刻,莫过于走路:“脚部似烧炮仗、针拮咁痛。走平路似行石春路”。接受肝移植后两年,他已逐渐康复,已不用依靠拐杖走路,今日的他已滴酒不沾,勤做义工,珍惜余生的每一天。
根据医管局数字,截至9月底,全港仍有2152人正轮候换肾,91人轮候换肝,等候心脏及肺部移植的分别有49人及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