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会:的士服务质素停滞不前 倡引入竞争发牌规管网约车平台
近年的士服务质素备受关注,市民对电召的士服务需求大增。消委会今(28日)公布有关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市场竞争研究报告,消委会认为的士服务质素停滞不前,现有制度难以改善,建议政府开放预约服务市场,循序渐进规管网约车,引入竞争,提升消费者权益。
消委会建议,政府可由运输署发出的1500个私家服务出租汽车计可证为起点,容许网约车加入服务,建议许可证条款可包括对网约司机背景审查、确保已购买乘客汽车保障;新增牌照可有7年营运时限,由提供网约车的公司或司机自行持有;车龄须少于7年,司机最少有3年驾驶经验。
本港目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包括的士及出租车服务。政府今年公布的《公共交通策略研究》,未有提及规管网上电召车的服务,亦无意将电召车服务合法化。
消委会今日公布有关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市场竞争研究报告。报告指,现时的士服务收费划一,只靠“先进先出”或“随机配对”方式,乘客难以由汽车颜色和司机辨认优劣,的士司机无须竞逐客人,无诱引改善服务;政府虽推出专营的士试验计划,但600架车辆服务规模有限,消费者难以感受到效益。
消委会指,按交咨会数据,近半涉及公共交通投诉及建议是来自的士行业。消委会认为,政府可开放预约服务市场,循序渐进发出网约车营运许可和分别对车辆和司机作出规范,逐渐引入竞争。
倡发牌规管网约车
消委会的研究报告详细审视内地、亚洲及欧美9个不同市场各地对网约车的取态及营运摸式,并显示全球不同地区应对网约车服务进入市埸的取态大致分为三大方向,为网约车及的士服务创造公平竞环境、全面开放网约车服务,以及为现有的士服务采取保护措施。
消委会建议政府可由运输署发出的1500个私家服务出租汽车计可证为起点,根据海外情况,容许网约车加入服务,发牌数目可由3至11个不等,不过暂未有订定时间表,但认为越快越好。许可证条款可包括对网约司机背景审查、确保已购买乘客汽车保障;新增牌照可有7年营运时限,由提供网约车的公司或司机自行持有;车龄须少于7年,司机最少有3年驾驶经验。
消委会法律保障事务小组副主席陈静芬,有关比例占全港的士数目比例约9%。她解释,考虑到有反对意见认为一旦全面开放预约网约车服务市场,会增加私加车数目,造成道路挤塞,故以此作为起步点。她续指,目前的士收费相对本地购买力而言是全世界最低,故同时预料网约车的收费好大机会比的士贵,“一啲都唔出奇”。
目前市区及新界的士牌照数目自1994年起未曾加过,消委会总干事黄凤娴指,随著人口增长、旅客数目增加、人口老化等因素,反映市场需求及相应的承受力。黄指,的士服务客户质素参差,“既然质素唔好,(消费者)点解要点钱买难受?”。
专营的士成本高、限制有质素司机
政府计划最快明年批出3个优质的士专营权,提供合共600辆新车。不过,黄凤娴指,网约车服务仍有其优势,她指“在商言商”,前者有较大的成本投资,例如投标牌照,买车及续牌费用等,亦未见会利用资讯科技数据为客人提供“度身订造”服务;后者相对成本较少,但又能针对乘客需要,并利用数据分析及监察服务,提高更好的服务配对。
专营权中限制司机与营运者雇员关系,陈静芬认为做法难以提升服务质素要求。她引用Uber做例子,指司机以“自己做生意嘅形式”,有诱因提高服务质素,令网上评分越高,收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