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靠父干? 统计处指逾二千户业主仅20岁以下 近六成毋须供楼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政府统计处昨日(27日)公布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首次披露本港居所的楼面面积及相关数字。统计报告指出,全港约有121万自置业主,约2352名自置单位的户主年仅20岁或以下,当中近6成无须借贷或按揭供款。立法会议员、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成员尹兆坚相信该批年轻业主多数靠父母“卖断”物业,认为数字未算太过惊人。

政府统计处首次公布本港居所的楼面面积及相关数字。(资料图片)

根据中期人口统计的结果显示,2016年全港约有121.7万住户拥自置物业,约64%属于多户主的住户。约四成半的单户主住户中,不乏年轻户主,约8,234个单位住户为24岁或以下,占全港整体数字约0.9%。

尹兆坚直指“靠父干”置业的数字不算太惊人。(资料图片)

4成20岁或以下业主要供楼

逾八千名年轻住户中,有2,352名只得20岁或以下,当中59%没有按揭及借贷还款,只有约4成需要每月供款。立法会议员、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成员尹兆坚相信,绝大部分年轻业主是“靠父、母干置业”,“除咗卖断一手楼外,都有可能系子女长大成人后,父母将原来物业沽售,将大单位换两个细单位分畀子女。”

但他认为所占比例不多,对结果亦不太惊讶,惟要留意有近千名20岁以下的年轻人每月需定期供款,反映现时港人置业需求大,强调购买物业前要视乎负担能力。

每月供楼占收入中位数只得19% 尹兆坚:莫名其妙

统计同时公布2016年自置居所的家庭住户,其按揭供款及借贷还款的数字,结果显示私楼按揭供款及借贷还款中位数为10,500元,另外按揭供款及借贷还款与收入比率的中位数为19%。换言之,住户每月的供款额约占整体收入2成。

尹兆坚认为数据“不合逻辑”,指随著楼价上升,家庭每月供款占收入的比例理应相对增加,“除非大家都富起来,但事实我哋听到又唔似系。”他又说,市民亦不时叹楼价难负担、供楼吃力,甚至听闻有人用四成收入供楼,故难解释何以得出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