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教博览聚焦未来教育 校长:非照搬外国模式 双方取长补短
撰文: 邝晓斌
出版:更新:
港府及社会近年转趋关注创新教育,将于下月举行的“学与教博覧2017”将以未来教育为主题,进行各类主题演讲和研讨会。有曾到访芬兰视察当地创新教育的小学校长认为,两地教育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学习过程,但本港并非需要“完全照搬”当地教育模式,而是吸取当中的优点,互补长短。
港府近年大力推动STEM(科学、科技、工程、数学)教育,由香港教育城及多元商讯举办的“学与教博覧2017”将于12月13日至15日,在湾仔会展举行;为配合STEM教育潮流,博覧将聚焦未来教育作主题,提供逾190场主题讲座、研讨会和工作坊,同时有逾300个来自世界各地教育资源供应商参展,让访客知悉不同地区的创新教育概况。
在博覧的研究会及工作坊部分,除包括各中小学分享如何在校内学科课程融入STEM教育外,还设有“特殊教育需要研讨会”,将探讨如何结合特殊教育和STEM教育,进一步推动共融社会。
香港并非要“完全照搬”芬兰教育近年芬兰的创新教育广受本港各界吹捧,在本届博览中,亦会就相关议题进行主题演讲。马鞍山灵粮小学校长、沙田区小学校长会主席陈美娟曾率区内校长到芬兰进行考察,她今日(16日)与传媒聚餐时指出,香港并非需要“完全照搬”芬兰教育模式,而是吸取当中的优点,互补长短。
陈美娟指出,本港教育与芬兰教育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学习过程,她举例指:“我系芬兰见到啲学生,即使落雨,都会著住雨褛去操场跑,香港就会有‘雨天措施’,落雨要全部留系班房小息,莫讲话落去跑。”
保良局王赐豪(田心谷)小学课程统筹主任李安迪则认为,小学的STEM教育可以从基本做起,不一定要以制作各种机械人为教学内容,以其小学为例,即使透过手工枧制作,学生也能吸收STEM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