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影像】推动九年望戏院增设备 缘起一句︰原来看戏关我事
香港盲人辅导会于2009年引入口述影像,至今举办过二百多场口述电影,逾万人次观看。该会讯息无障碍中心经理陈丽怡表示,初初要向电影公司、戏院多番介绍什么是“口述影像”,要获得支持困难不小,包括戏院缺乏硬件配套,与电影公司磋谈合作等。但发展至今,曾在戏院包场看“港产片”座无虚席,并已有16套电影的DVD附设有口述影像频道。回想起九年前的第一场口述电影完场后,有几位后天失明的人落泪,“原来(睇)戏又关我事啦。”陈丽怡至今未忘当初的感动。
仅一成口述电影在戏院举办
举办口述电影播放活动,陈丽怡直言,困难在于要取得电影公司及戏院的信任,“不断努力去敲门,都要他们肯开门。”据该会统计,截至去年9月,共举办了251场口述电影活动,近80%场次在其会内场地举办,只有约10%场次能於戏院举办。陈丽怡指,可免费提供PA音响系统的电影院只有一间,故多须包场“开麦克风”。
不过,起初与戏院洽谈包场时,对方都会紧张戏院职员是否要用更多时间去兼顾视障人士的安全,是否需要多十多分钟散场,“无可否认他们要做多了工作,9时半看早场,8时半就要交场予我们,不过戏院前线工作人员都好帮忙。”后来戏院知道现场有义工及家人陪同,流程亦快捷后,促成日后更易合作。
英澳戏院有同步口述影像系统设备
陈丽怡指,去戏院的感觉不同,如去年曾在戏院包场看“港产片”,130多个位座无虚席,“是视障人士的一个家庭乐。”她希望未来有更多戏院都可以引入相关的PA系统设备,让视障人士与其他观众共融看戏。
相较英国及澳大利亚等地,在政府立法及鼓励下,戏院须设置适用于口述影像的系统设备,买电影票时就可以取得耳机及相关同步仪器入场看戏,做到健障共融。
推动口述电影讲机遇 须有心电影人支持
现时香港有16套电影的DVD有附设口述影像声道,是由该会制作。第一套是《唐山大地震》,在机缘下获本地导演张婉婷牵线促成。陈丽怡指,万事起头难,“始终不是电影业界。”故要得到电影公司信任,口述影像声道成品必须是认真制作,包括与有技术及经验的录制工作室合作,并邀请“有声音演译能力的人”口述,“有了Sample(样本),就会有《夺命金》、有《桃姐》。”
至于新上映的电影,陈丽怡指,要视乎电影公司的信任,最迟的要等两个月,但最快的试过新片上映6日后就能举办口述电影,那次是因为获得导演邱礼涛及编剧李敏的支持,“有导演参与的就会特别快。”如《五个小孩的校长》及《单身男女》,亦在上映初期就能举办口述电影。
“第一次(举办)真是好感动。”陈丽怡感触,第一场在会场内播的电影是《游龙戏凤》,有几位后天失明的人哭了,有位30多岁因车祸失明,此后半生未能看电影,参加完口述电影更起兴作诗感叹,等口述电影等了30多年;有一位是视神经萎缩,一夜失明,受打击下曾打算自杀,看了口述电影后,对方雀跃说“原来戏又关返我事啦。”之后便有了《一百万零一夜》、《非诚勿扰》》、《抱抱俏佳人》等等的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