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书院199年旧生录 梁锦松忆校内厨房睡觉 王宗尧演舞台剧
英华书院来年将踏入创校第200年,多年来培育出多位活跃于不同范畴的成功人士,包括前财务司司长梁锦松、市建局主席苏庆和、歌手许冠杰和艺人王宗尧等。他们今时今日在社会已有一席之地,过去在英华书院也曾度过青涩岁月。前财爷梁锦松难忘年少家贫,勉强升上中六后,在学校夜读,再于饭堂厨房睡觉。“男神”王宗尧虽只在英华书院过了3年,也于师兄带领下,参演舞台剧、打球和参与学生会,学会薪火相传的精神,影响至今。
梁锦松年少家贫 住饭堂厨房苦读两年
英华书院于周六举办200周年校庆启动礼,由历届毕业生、老师和师生家人参与的“历史接力跑”掀开序幕,多位学生和校友都在学校操场聚首一堂。梁锦松时隔46年回到母校,感到非常高兴,亦忆起过去时光。
身高5尺9寸的梁锦松原来在17岁时,只有5尺3寸高,而且因在中二时曾跌崩牙,是班中个子最小的“崩牙仔”。当时他的课业成绩并不好,差点未能原校升读中六。幸好当时的校长艾礼士见梁锦松家境贫困,又有八个兄弟姊妹,特许他住在饭堂的空置厨房,方便温习。在中六至中七两年间,每天下课回家吃晚饭后,就换校服回到课室温习,到了午夜,才到厨房开帆布床睡觉,翌日在其他学生回到学校前收拾好,再到课室上课。经过那两年的苦读,才终于以优异成绩进入香港大学。
校长艾礼士率全校长跑 跑出乐观与毅力
对于时任校长艾礼士,梁锦松除了很感激他当时特许自己住在学校,亦十分佩服他的一项壮举。当年英华书院校舍还位于牛津道,艾礼士率领全校1000多名学生长跑,沿著窝打老道向上跑到浸会医院,再跑回学校,全程有5至10公里长。他忆述当年许多学生初次长跑都吃不消,一大群男生就站在街边呕吐。他坦言,虽当年自己吐得一塌糊涂,但回想起来,长跑其实可训练毅力外,还可令学生保持乐观心境。
受父亲影响 王宗尧弃男拔入英华
艺人王宗尧亦有参与英华书院历史接力跑,回母校庆祝。原来王宗尧的父亲亦是英华校友,他亦因此放弃入读拔萃男书院,到英华书院读书。虽然中三后就到英国升学,但他觉得在英华度过那三年,教会他“薪火相传”的精神。他忆述当年英华有“温馨校园计划”,每名新生都会有师兄带领适应环境,当时王宗尧就是被师兄带去参演舞台剧、打球和参与学生会,有不少有趣的回忆。这种“以老带新”的观亦因此烙印在他脑海中,到他现在进入社会,开始有些能力,也会尝试去照顾后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