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窝渡假屋计划遭部分村民反对或触礁 林超英冀沟通释除误解
香港乡郊基金早前申请将沙头角荔枝窝的土地,改作酒店(渡假屋)用途,推广客家文化,并作本港乡郊民宿生态旅游试点,项目已获城规会通过。不过,计划遇上阻滞,因为一班荔枝窝村原居民,不满计划欠咨询,又批评香港乡郊基金有限公司的合作条件苛刻,计划向城规会提出反对,要求搁置该计划。乡郊基金主席林超英指,项目并非地产发展,难以赚大钱,希望与村民继续沟通释除误解。
为复修荔枝窝村,香港乡郊基金有限公司今年6月向城规会提出申请,将当地13个地段、现属于“乡村式发展”的土地,改划作酒店(度假屋)用途。计划建议先复修该12间村屋,每间村屋完成复修后,再把其中一层作为民宿用途。
不过,该计划最近遇上了阻力,《东方日报》今日报道,其中一间参与复修村屋的屋主退出,多名已移居海外的居民也赶回来叫停计划,村民更要求“公投”决定,逼使城规会搁置计划。
林超英:非民宿 是专题学习营
乡郊基金主席林超英深夜在网志上撰文指,十分理解荔枝窝村村民爱村心切,目前反对声音源于误解,乐意沟通让村民明白项目的执行细节和对村落的历史意义,以及所秉持的谦恭、透明、公平原则。
他提到荔枝窝村位置偏远,交通费时,必须提供住宿让城市人有充裕时间体验式学习活动。因部份村屋用作接待参加活动的人士,借此让参加者感受悠闲恬静,了解乡郊生活的宝贵,恳请大家注意这不是一般“民宿”概念,而是专题学习营,只准参加指定活动人士入住。
林超英:基金对赚钱无兴趣
对于部分反对的村民把项目看成“地产发展”,以为乡郊基金把荔枝窝村屋变成“民宿”赚大钱,而村民只得每年1元的租元,未分得应有利益。林超英指乡郊基金为非牟利慈善团体,对赚钱毫无兴趣,在荔枝窝工作单纯目的为存护文化和恢复宜居状态,好让久居海外及年届退休年龄的村民可以落叶归根,回乡定居,更希望村民第二代、第三代看到回乡安身立命的可能,返乡建设美好未来。
虽然“民宿”表面上有收入,但由于基金会耗费数十万至200万元修复参与计划、损毁较大的村屋,预计最初3、4年以亏损为主,将来即使有盈余,也会花在村屋未来20年的维修费用。业主每年有两星期可使用村屋,方便外地回乡的村民过农历新年及祭祖,乡郊基金在其余日子会成为村屋的无薪看更。
林超英提到建立“荔枝窝客家生活体验村”亦可创造村内就业机会,最终目的是让村庄重新成为原居民及子弟的宜居乡村。4年前农田复耕仍不足以产生养活一家的产,故参照日本和台湾的成功例子,举办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体验式学习活动是新时代的经济动力,预期可为荔枝窝带来长远可持续发展。当然项目也会严格控制访客人数和活动的规模,以免造成对传统文化的过度干扰甚或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