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倡珠海飞地建屋 陈剑青:应优先发展闲置用地
为解决土地短缺问题,民间智库组织“博汇”提出“海上飞地”及“飘浮社区”,包括向珠海租地填海,造地120平方公里,并以邮轮作过渡性房屋。
本土研究社成员陈剑青质疑,将未来人口规划至1000万人口太多,认为政府应优先处理闲置用地。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委员王坤认为,现时珠江三角洲的发展速度高于香港,若向珠海借地,相信只是“一厢情愿”。不过,由于邮轮较填海或土地改划节省时间,他同意可作过渡性房屋。
“博汇”报告就香港规划终极人口作推算,建议以1,000万人作规划目标。报告指出,根据香港目前人口 739万人,假设将外来才人和劳工计算在内,按每年增长率0.7%,即约每年5万人,并预留备用60万人容量,直至2050年约有1,000万人口。
陈剑青:1000万人口太多
陈剑青指出,将未来人口规划至1,000万并不现实,更有“做大条数”之嫌。根据统计处数字,统计署估算香港人口到2043年的822万人顶峰后,随后会逐渐减少,他质疑数字主要针对外来人口。对于计划预留备用60万人容量,他认为非常“危险”,他指出,“不可逆转性”是土地开发的原则之一,由于土地开发后便不能重回原本的功能,变相会破坏生态,“土地预多咗,吉咗是否会变做鬼城?海填咗,生态就冇咗。”
他又质疑,相关建议以解决房屋问题之名进行大湾区发展,将香港人口“大迁移”,再把外来人口移入本士。他担心一旦实行会引发“中港矛盾”。对于以邮轮作过渡性房屋,他直言“不实际”,认为政府应优先处理闲置用地,及调整公私营房屋比例,即使闲置土地或棕地零散,亦可“散有散用”,不一定要建成新发展区。
王坤:向内地借地只是一厢情愿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委员王坤认为,现时珠江三角洲的发展速度高于香港,若向珠海借地,相信只是“一厢情愿”。他又指,香港人未必同意向内地借地,加上涉及技术性问题,最近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更在“十九大”中提及将“环保”及“绿化”作策略之一,直言:“要问大陆拎地,谈何容易?”
他又指,现时填海需顾及生态及环境,不少港人均反对填海,若于内地填海,或对当地不公:“已所不欲,物施于人,如何反对填自己的海,但又于他人地方填海,实在有点儿那个。”
至于以邮轮作过渡性房屋,他认为此提议较可取,甚至可作长期房屋。他解释,邮轮较填海或土地改划节省时间,对环境破坏较少,更可成为香港特式,“香港有的是海,海又不能随便填,可作多管齐下的方法。”他又认为邮轮比㓥房好,更符合安全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