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焦点回顾】初中中史科大变样 学生将来读什么?
“‘六七(暴动)’时,你在哪里?”初中中史课程修订专责委员会主席梁元生,在上周一(10月30日)反诘传媒,加上同场教育局副秘书长康陈翠华的“鸡毛蒜皮”论,令该个说明第二阶段咨询课纲的记者会变调,让社会对未来的中史教育反添疑虑,担心官员诸多避讳下,未能培养出学生有多元史观,达到全面认识国家,提升国家身份认同的目标。
现行中史课程已沿用近20年,早于2013年,教育局与课程发展议会成立专责委员会,全面检讨课程架构。至去年9月,教育局展开首阶段咨询,要求初中三年至少有150个课节的中史教学,并按“详近略远”原则大幅压缩史前至明朝古代史内容,加强讲述晚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史事,并在原有政治史、文化史课程架构上新增“香港发展”课题;学界当时狠批,新课程少谈衰亡乱世、课题过多、概念艰深,促使教育局进一步修订,并于上周一发表第二轮咨询稿。
新咨询稿加入“研习与中国历史相关的香港重要史实,了解香港由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及其与国家的互动关系”学习目标,中大文学院院长兼课程修订专责委员会主席梁元生解释,中史科定位是“香港人的中国历史”,必须以中国历史作主轴教授香港相关课题。引发最大争议的是,在咨询课纲中,列明中英谈判、《基本法》制定过程、以及特区政府成立概况等,却只字不提六七暴动及六四事件,仅以“建国以来香港与内地的关系”一句带过。
出版商受压或“写少一点”
教育学者:坏事更加要教
陈仁启提醒,课纲只属课程概览,即使局方没有提及敏感史事,不妨碍教师按课题范围授课,但关键在于“当局未来会否沿行政途径,对学校、教师和教科书出版商施压,将教学内容‘扭’到顺其心意为止。”
中史教师会会长李伟洪则透露,教育局评审中史课本时,通常会要求在编写争议历史事件时“写少一点、简洁一点”,出版商难免受到压力而顺从。他指中史课题性质与语文、通识等人文科目类近,不时有教师在未接受历史师资培训下,被校方安排兼教中史,唯有教科书写什么就教什么,“假若教材刻意不提及某些事件,教师不会主动去教,学生亦没有机会知悉”。
教大教育政策与领导学系客席助理教授梁恩荣认为,教授史实只是历史教育的基本,最重要是教导学生如何客观地检视过去,从而汲取教训推动自身以至社会进步,“因此官员制订课程时不应该避重就轻,好事固然要教,但坏事、错事更加需要教,才可培养学生批判思考,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梁恩荣指出,教育局打算将某些课题纳入或不纳入课纲,必须向学界和公众开诚布公,详细解释学术理据,否则难以令社会信服。
课时不足、角度单一
恐“牺牲”世界史
除了上述争议,是次修订亦引发课时之争。当局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把初中历史科(又称世界历史科)及初中中史科列作核心科目,并建议学校每周分别安排至少两个教学课节。根据教育局资料,全港近九成中学开设独立中史科,另有一成学校将两史合并或开设综合课程,但中学开设独立世史科的比例却仅六成。
陈仁启指出,现时中史科及世史科课纲均设有香港史课题部分,其中中史科联结香港和中国发展轨迹、建立学生乡土感情和民族认同感;世史科则透过研习各国古今发展,引导学生理解香港本土历史进程,而学生同时修读两史课程,亦助他们从不同角度了解历史。“香港历史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相互影响的产物,假若中史独立必修,势必会减低世史科或者综合历史课程在学校课时分配的话语权,间接剥削学生从中国以外角度研习历史的机会。”
在观塘一所津贴中学任教初中中史的张老师认为,由于中史科和世史科现时并非必修科目,学校经常会向两史“借用”课时供语文、数学等必修科使用,“本身分配予两史的课时已经非常紧张,假若未来中史变成必修科,虽然可解决校方占用中史科课时问题,但变相牺牲尚未必修的世史科,届时只会有更多学校停办独立世史科。”
张老师以自己任教中学为例,校方为兼顾不同科目需要,即使中史科经常出现落后情况,亦不会为其安排更多课节补课。他坦言,最多勉强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建国,无法再教改革开放、文化大革命等近代课题,唯有叫学生自修,“文化史课程则完全赶不及去教,单凭区区每周两课节,要毫不遗漏地教导学生所有内容,根本没可能。”
中史过住被视作“填鸭科”,被学生及社会轻视,教育局经检讨后推出课程咨询、锐意改革中史教育,其诚虽然可嘉,但局方在制订课纲时,竟对六七暴动及六四事件等敏感议题避而不谈,明显有违以古鉴今、理性批判的历史教育原意。当局必须认清,只有公正客观的历史教育,才能培育新一代成为具备历史感、勇于承担历史使命的国民和公民。
上文节录自第85期《香港01》周报(2017年11月6日)〈 六七、六四不是“鸡毛蒜皮” 中史应该怎样教?〉,现题为编辑重拟。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11月6日星期一出版的第85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