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提《议事规则》88(1)感难过 朱凯廸冀藉伤口唤醒人民
自决派立法会议员朱凯廸上周为拉布,引用《议事规则》第88条(1),将新闻界及公众人士驱逐出立法会,引起巨大争议,甚至连他提出动议时都坦言“自己已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曾任记者的他接受《香港01》专访时表示,对于由自己动议《议事规则》88(1)感到难过,但希望借此唤醒更多人关注议会抗争中的另一条战线,抗衡建制派修改《议事规则》。
民主派6名议员被DQ,建制派趁此“黄金档期”连番提出修改《议事规则》,其中日前再“加辣”提出修改立法会成立以来从未用过的《议事规则》第88(1),即议员可随时无经预告而起立,动议新闻界及公众人士离场。然而这个修改建议,最终反而提醒泛民可将其用作“拉布”手段。
《议事规则》修改战势危 “拉布”外别无选择
对于动用到备受争议的《议事规则》88(1)来“拉布”,朱凯廸指,除了是为拖延一地两检议案,亦是为引起公众关注建制派正企图修改《议事规则》,以及已被诸多修改的财委会会议程序。
他形容泛民是在别无选择之下作出决定,“不止是能否在财委会提37(A)(无经预告动议)的问题,大家也许没有留意(建制派班长)廖长江在财委会的议事程序修订有一点,是对于公众知情权,对采访权有很大的剥夺,就是财委会能否有提问环节这个权,交给了人事编制委员会和工务小组委员会的大多数。”
到时你们都不需要再报导财委会了,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做了便回不了头……我们已经没有可以走的路,除非用尽方法斗下去。
朱凯廸说,“只要这两个小组大多数人认为不需要再讨论,财委会就不能讨论了,那就‘大镬啦’,因为有80%的项目都是经过这两个小组再去财委会的,连提问的权,他们都要拿在手里,到时只有建制派才能决定议员有没有机会问问题”。专访当日,记者正是在朱凯廸刚开完财委会后约访到他,他盯著记者说,“到时你们都不需要再报导财委会了,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做了便回不了头……我们已经没有可以走的路,除非用尽方法斗下去。”
决定再出击仅花30秒思考
事实上,与第一次动用54(4)时,泛民有充分准备和讨论相比起来,由朱凯廸使用88(1)的决定来得很快,他笑言,“第二次其实是没什么时间考虑,我们星期三才看到建制派的修改议事规则列表上的88(1),我们到星期三深夜才提出这个问题,然后到第二天上午9点复会前,只能够有一个短暂板块代表会议,我出席了会议,在那个处境下,你很难想像有人会说‘今次我啦’,如果这次也有比较长时间的讨论那可能有。不过,如果大家要想30秒的,那我不用想30秒,都可以站出来的。所以那不是一个民主派经过很多角力,搞很久才做出的决定,这个决定不难做的。”
驱逐记者“七伤拳” 冀唤醒人民对现况关注
朱凯廸提出议事规则第88(1),对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造成的伤害也许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果。但令朱凯廸真真切切地咬牙切齿的,是行政机关的作为,“比如资讯自由法,问他(政府)也十问九不应;一地两检从08年到现在所有东西都是机密,没有公众咨询。这些事情,是对公众权利的践踏”。
那是一个令人觉得好遗憾,令我好难过的事。这种七伤拳,是打人,又是打自己
朱凯廸毕业后曾任职记者,多年后位置变了,成为议员,竟要用《议事规则》驱逐记者,显然对他来说不是痛快的事,“那是一个令人觉得好遗憾,令我好难过的事。这种七伤拳,是打人,又是打自己”。他形容,提出这个动议会造成“伤口”,“同时我们也没有时间去想,这个是否是一个伤口要去弥补。如果这个是一个伤口,希望可以藉著这个机会去让更多人明白现在的问题,和我们一起站出来。”
他形容那些对他的批评者“就好像浸泡在污糟水的地方,然后就指责你为何加多一点墨汁下去”。他说,“我接受一切的批评,我也希望把握我被批评的机会,令大家留意我们身处的大环境……整个三权分立里的立法会到底是否会人大化”。